上海疫情期间购物平台?购物app?上海疫情期间?上海疫情期间购物攻略
盒马的优点是货品种类齐全,特别是生鲜类商品,最近还推出了“普通蔬菜保供应套餐”和“肉蛋保供套餐”。
叮咚买菜
早上6点上新,0元起送,优惠券多,部分区域运力紧张。此次疫情期间,叮咚买菜紧急成立了专项应对小组,在徐汇区域首次制定了“定向保供”方案。
最近叮咚还开出囤货专区,里面都是根茎类蔬菜,放几天也不容易坏。
美团买菜
每天营业至23点,如果当天预约已满,可于第二天零点下单。最快30分钟送达,可预约配送时间,疫情期间由于订单量较大,部分配送可能延迟。
每日优鲜肉蛋熟食种类多,时令水果也很多样,近期21点至7点全力补货,早上8点后可下单。
疫情下一个订单的旅程
疫情之外,大概没有人会想过,一个订单从手机端下单到快递配送的完整环节是什么,这些环节如果遇到干扰,又会怎么样。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确不重要。作为消费者,只要懂得在App上下单、付款,剩下的都是零售企业的事,消费者只要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等待货物送上门即可。
然而,疫情的反扑,封控以及居家办公成为现状,包括零售企业的员工也时常被封控。于是,人们发现在App上买菜,哪怕只是慢了一点点,购物车里的商品都会变成灰色。
这当然不是消费者的过错,而是从下单到配送,背后有一个长长的服务链条,只要这个链条有一个环节遇到障碍,就会导致下单失败。
零售君在盒马门店工作之后发现,一个订单从客户下单到完成订单,大致需要四个比较大的环节:
第一步:前场捡货员根据客户订单信息进行商品的分拣,如果都是常规标品,这个分拣是最容易的,所需时间也最短,但如果客户购买了一条鱼且需要现杀,这个订单就会比较复杂了。
第二步:分拣好的商品会装袋并通过盒马的“智能悬挂链”送到后场,在这里,商品会被二次分类装箱,比如冷冻类商品就不能和常温商品放在同一个箱子里,一些整箱或易碎怕碰的商品,比如牛奶、鸡蛋、草莓等则会被单独摆放。
第三步:分拣好的箱子通过输送带运到卸货区,盒马小哥们正等候于此,他们扫描分拣箱上的区域标识后,再将商品装入最后的配送箱。在盒马,根据商品所需温度不同,共有常温、冷冻以及热出三种温层的配送箱。
第四步:小哥骑上电动车向目的地出发。疫情期间的配送比平常更难一些,比如一些全封闭的小区,先要确认送到哪个门,送到后再打电话让消费者来拿,一般情况下小哥会等消费者拿到商品才离开,避免商品遗失,在盒马这叫“妥投”。
正常情况下,一个订单最快30分钟送达,但疫情期间,这个流程会因为各种变量而被拉长。比如因为门店客流量大,拣货员的速度往往会受到影响,如果一个订单的商品较多,也会增加拣货的时间。
据内部人士介绍,通常一个盒马鲜生的标准门店会配备150+的快递小哥。但由于不少区域的小区采取动态封控措施,无论是门店工作人员,还是盒马小哥,都有被封的机率。
消费者抢不到单,一方面在于运力不够,另一方面也在于门店工作人员数量整体减少,有的员工今天还能上班,明天小区就被封控。有点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有变化,整个链条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整体配送环节的效率降低。
盒马的工作人员告诉零售君,由于盒马小哥们是循环跑单的,即一单结束后就能释放出一个运力,所以如果早晨下单失败,其他时间段多刷新几次,可以增加成功下单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