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我们祖先崇拜的对象。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2、与世界一体化的节日——我们逐渐融入国际社会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开始接受全世界通行的一些约定,主要是与西方国家基督教信仰相关,但也有部分节日带有纪念意义。
元旦节:公元每年的第一天。公元是“公元纪年”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3、纪念和尊重性质意义的节日
主要是在建国之后设立,更多是纪念国家、政党和某个特定人群,具有纪念意义和尊重相关人群的性质。
国庆节: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每年的十月一日。
“八一”建军节: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为每年的八月一日。
“七一”建党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每年的七月一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多个日期曾作为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4、现代创造的新兴节日——互联网时代的烙印
随着电商的发展,从双十一、双十二再到618,这些本不是节日的日子,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日子的来临,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给你一个信号:该购物了。这是节日带给现代人的仪式感。
光棍节: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11月11日,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
光棍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被人广为接受的是,它起源于南京大学宿舍文化。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四个大四学生每晚举行“卧谈”,一段时间卧谈的主题都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卧谈中创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活动,从此,光棍节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学里的一种校园趣味文化。
不过,真正的发扬光大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功劳,现在成为整个中国电商最为活跃的一天。
双十二购物狂欢节:这是在光棍节基础之上诞生的。双十二购物狂欢节顾名思义是每年12月12日。继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双十一之后,淘宝网、京东、苏宁易购等各大电商网站12月12日仍会继续年度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延续“全民疯抢”的活动。
京东618:每年6月是京东的店庆月,每年6月18日是京东店庆日。在店庆月京东都会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销活动,以“火红六月”为宣传点,其中6月18日是京东促销力度最大的一天。一度将京东618促成与‘双11’遥相呼应的又一大全民网购狂欢节。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
为什么需要设立开工节——仪式感与反熵增
时代伯乐从上面中国重要节日的设立,我们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节日的设立,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是起始与纪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强调其重要性!
通过设立节日,本质上是带有仪式感的事情,从而与反熵增向关联,开启不一样的生活或者工作状态。
仪式感非常重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仪式感。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农耕时节规律总结出的古代的节日。到了对应的节气,就意味着要做相应的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