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源远流长,一事一物皆有由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一件事物,你是否都会问一下其中的由来呢?就像我们小时候问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拔河的由来:楚国水军的武器
春秋时期的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到了唐代,拔河运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将“钩拒之戏”改称“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保龄球的由来:德国天主教徒的赎罪之举
保龄球,英文名是bowling,又称地滚球,是在木板道上滚球击柱的一种室内运动。保龄球起源于公元3至4世纪的德国。最初,天主教徒在教堂走廊安放木柱,用石头滚地击之。他们认为击倒木柱可为自己赎罪、消灾;击不中就应该更加虔诚地信仰“天主”。至14世纪初,才逐渐演变为德国民间普遍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后来,荷兰人和德国人的后裔移居美国,便把保龄球传到了美国。
在16世纪时,保龄球是9个瓶的游戏,数年后演变成10个木瓶,瓶的摆设形状也从钻石形变成三角形。1895年,美国保龄球总会正式成立。目前,保龄球是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普及运动项目之一,一千多万人打保龄球。1988年的奥运会,保龄球被列为表演项目。
排球的由来:“空中的球”
早在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克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了一项球类游戏:在网球场上用一个篮球的球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相等,各居一方,将球胆在网上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并命名为“volleyball”,意思是“空中的球”,这便是排球的雏形。
但当时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是随意而定的。很快,这种有趣的游戏就在基督青年会中广泛传播,成为一项正式的球类比赛。由于最初比赛时,每队多为16人,4人一排,前后4排,故取名“排球 ”。
篮球的由来:前身是16世纪阿兹特克人的游戏
16世纪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玩的一种球,就是篮球的前身。他们把实心橡皮球投入挂在运动场一边高处的石圈里面,赢队的球员就有资格获得全场观众的衣服;而输队的队长则要被砍头。
1891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奈史密斯博士将两只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人们为了方便,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1893年时,开始出现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相等。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加油”一词的由来:恩佐·法拉利的叫喊
1907年,在历史上第一次汽车位力赛上,跑在最前面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车队的5号车。当5号车离终点线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熄火,观众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无数人都在为这位车手着急。
这时,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先生也在着急地问身边的助手,为什么会突然熄火,助手称:“大概是耗油太多,汽车没油了。” 恩佐·法拉利先生异常生气,语无伦次地大叫着:“你们……加油……”
四周的观众们一听,以为这是恩佐·法拉利先生对自己车队的车手的一种鼓励方式,于是也跟着恩佐·法拉利先生大叫:“加油、加油……”自此以后,“加油”便成了赛车场上对赛车手的一种独特的鼓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