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传播途径气溶胶传播,何为气溶胶? 新冠病毒是否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在新冠肺炎除了大家熟悉的空气体传播,气溶胶也是新冠肺炎的一个传播渠道。最近全国很多地方都报道了“新冠肺炎气溶胶传播”的新闻,大家都关注了新冠肺炎的气溶胶传播。我们来看看很多地方报道的“气溶胶传输新冠肺炎”,气溶胶传输范围是多少米。
有关“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肺炎”的更多信息
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消息称,一居民在户外挖野菜时感染新冠肺炎,系气溶胶传播所致。此前,广州、宁波等地也发现疑似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专家表示,气溶胶传播是通过空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狭窄封闭的空室内,病毒形成气溶胶后会存活很长时间。及时通风消毒,可最大限度降低气溶胶浓度和病毒密度。
4月12日,据台儿庄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的此轮新冠肺炎疫情中,一名居民在户外挖野菜,同时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待在那里,两人均未戴口罩,因此该居民被感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判断,为气溶胶传播所致。
13日,台儿庄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吉姆记者,这种传播并非近期发生,而是3月份的个案。当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调查,发现有两人在挖野菜时被感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是气溶胶传播所致。消息只是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出门和进球场都要戴口罩。目前,两人挖野菜的地方以及关联的赛道地方已经被击毙。
此前,宁波市疾控中心4月10日晚发布消息称,近日发生疑似气溶胶扩散导致新冠肺炎感染。报道称,当地一名确诊病例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车窗打开,未戴口罩)进入一个地下停车场。在同一时期,另外两个病例留在停车场,没有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专家推测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去年5月21日在广州确诊的郭阿婆,到荔湾中心医院中医门诊就诊,她与之前广州一例输入性病例停留的发热门诊窗口间隔仅77cm。两个感染者的时间和空重叠,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因此,疾控中心专家向媒体推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通风和消毒可以降低气溶胶浓度
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合著的一篇名为《呼吸道传染病气溶胶传播风险及防控建议》的文章提醒,以流感病毒为例,能通过气溶胶高效传播的流感病毒比不能的流感病毒能保持更长时间的稳定。因此,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呼吸道传染病的潜在气溶胶传播风险不容忽视。咳嗽和打喷嚏是产生气溶胶的主要过程。
4月13日,辽宁朝阳市急诊科医生朱告诉新报记者,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体中的一种固体或液体颗粒,所以气溶胶传播是指某些病原体可能通过空气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远距离传播,病毒形成气溶胶后会存活很长时间。
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专家表示,气溶胶传播是通过空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狭窄封闭的空室内,如电梯、车厢、电影院等。当病毒形成气溶胶时,它会存活很长时间。如果你在这些地方呆的时间太长,你被感染的风险会更大。及时通风、降低气溶胶浓度、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有效预防。而且大家要注意特殊环境的定期消毒,比如电梯、办公室等,这样可以把病毒密度降到最低。
悬浮微粒可以飘得更远,导致远距离传播
气溶胶是指直径为0.001—100微米的微小颗粒系统,其中固体或液体颗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省厅共建的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春启教授解释说,就像吸烟产生的烟雾,长期悬浮在空中,有时即使看不见也能闻到烟味。
新冠肺炎,直径约为0.1微米,可附着在失去水分的灰尘、液滴或液滴核上,它能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空气体,即气溶胶传播。
“质量大的液滴和灰尘很快就会落到地面,质量小的液滴几乎不会沉入空气体中。而且液滴核内的新冠肺炎有蛋白质膜壳保护,可以长时间保持活性。因此,气溶胶可以飘得更远,造成远距离传播。”陈春启说,这是气溶胶传播具有隐蔽性的原因之一。
很多行为都会产生气溶胶,如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排便(用水冲洗)等。医学实验室和其他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和其他样本时也会产生气溶胶。气溶胶的产生方式有很多种,这也给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