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连续3天飞抵塞尔维亚,意味着啥?
运-20在海外的任务是一个记录,它标志着中国空陆军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提高。
最近,我们的军运20运输机在塞尔维亚起飞和降落的视频在哔哩哔哩的点击量超过了100万。
十分钟的画面基本就是飞机起降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说明...这样一个有些单调的视频之所以让国人沸腾,除了运-20的优美姿态,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中国战略空运输能力的飞跃。
什么是战略空运气?
首先需要区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战略空运输不同于战术空运输,它是国家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术空运输,一个国家只要买几架中小型运输机,能把基本的步兵和物资运送几百甚至几十公里,就可以认为具备了一定的战术空运输能力。
但战术空运气是常见的,而战略空运气是极其罕见的。
与前者相比,战略空运输往往要求:一是运输能力更强,至少要有几十架大中型战略运输机,除了投送人员外,还能系统投送重型装备;二是飞得更远,不仅是绕着国家飞,还可以跨洲飞。
所以,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拥有完整战略空运输能力的国家只有两个——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可以说,战略空运动几乎是全球大国的标配,也成为两国实施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顾联合国决议于1990年入侵并占领科威特后,正是数十万多国部队的迅速部署和集结有效地阻止了萨达姆的进一步行动。其中,行动初期,美军动用了数百架运输机,将第82空下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的人员和装备快速运送到前线,对战局走向尤为关键。
苏联没有让步太多。抛开1977年那场横跨欧亚非、震惊西方世界的战略大空运动不谈,就连只继承了部分家族财富的俄罗斯,也通过其依然良好的战略空运动能力,在2015年突然介入叙利亚战争,一举扭转了局势。
试想,如果失去了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俄罗斯海军如何在关键时刻完成在地中海东部的大规模集结,进而阻止西方海军直接在黑海上推进?
“我们的运-20真的可以!”
2020年2月,武汉抗疫期间,运-20第一次在紧急求援时显露锋芒。巧合的是,当时的数字也是6,也是当时同框-20的公开图。
此后,运-20的数量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向非洲运送防疫物资,参加俄罗斯的联合军事演习。今年年初汤加火山喷发后,运-20还横跨太平洋运送救灾物资。
但中国运-20机队此次密集走出国门,奔赴欧洲,仍然意义重大。
据《环球时报》报道,9日至11日连续三天,中国空军用运输机每天6架编队飞往塞尔维亚。这种密集的数量和出动频率背后,反映了中国大型军用运输机运输能力的快速发展。
“我们的运-20真的可以!”12日,中国航空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周国强表示,运-20从本土到塞尔维亚有8000公里的距离,中途要飞越一些北约国家,要经历各种困难和考验,运-20经得起考验。
但经受住考验的是运-20?据报道,这些运输机从中国出发后在阿塞拜疆的巴库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作短暂停留,并经过同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领土空,最后降落在塞尔维亚。
航程8000公里,穿越不同政治背景的国家,运-20的成功远航,不仅仅是飞机本身的优异性能,更是对国家整体组织能力和外交能力的考验。毕竟中国军机要合法进入他国领土空,还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大量飞机的降落也考验了大型运输机的长途跨洲飞行维修保障能力。
另外,不要忽视运-20此行所展示的远程投送实兵的国防意义。与以往国外运送防疫救灾物资不同,这次运送的是大型成套武器装备,沿途路线的复杂程度和敏感度更高。从外媒公布的照片来看,运20在塞尔维亚降落时被拍到,起落架舱附近装满了干扰弹。其战备程度可见一斑。
空军事专家傅前哨表示,运-20在海外执行任务是一项纪录,它标志着中国空军队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提高。
运-20代号为“鲲鹏”,是由中国Xi安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重型军用运输机。该机于2013年1月首飞,2016年6月交付中国空陆军。运-20原使用乌克兰D-30发动机,2019年后改用国产涡扇-18发动机,正式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