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披露美军最新核动向
据外媒报道,在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的背景下,美国最近加快了“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建设,并与盟国讨论合作方案和提供“延伸威慑”的可行性。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上述举动将导致地区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产生严重的政治和军事后果。
继续推进核武器现代化
总而言之,美国最近主要通过以下三项措施继续推动核武器现代化。
加速发展核武器。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4月初,美国空陆军正式将其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LGM-35A命名为“哨兵”,此前该导弹一直被称为“陆基战略威慑计划”。该型导弹携带W87核弹头,有望在2029年后完全取代美军现役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据美国国防部称,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的建造预计将耗资1000亿美元。
美国空陆军表示,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升级和维护。美国空陆军现有的导弹发射井、指挥控制中心和其他地面基础设施也将随着“哨兵”洲际弹道导弹服务一起升级,大大增强其战略威慑能力。
加大核武器建设投入。根据拜登政府最近提交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草案,美国核武库维护和升级预算达到344亿美元,远高于2022财年的277亿美元。其中,63亿美元用于建造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50亿美元用于建造B-21战略轰炸机,36亿美元用于建造新一代“哨兵”洲际弹道导弹,10亿美元用于研发新型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48亿美元用于升级核指挥控制系统。
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择。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将放弃其“改变美国长期以来的核战略”的竞选承诺,接受现有政策,即保留美国在“受到非核战略严重攻击”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据悉,拜登曾在竞选期间表示,美国核武库的“唯一目的”是阻止或报复敌人的核攻击。拜登政府违背了他的竞选承诺,更加肆无忌惮地升级和使用核武器,再次让世界笼罩在“核恐怖”的阴影下。
与盟友讨论合作计划。
美国在大力推进核武器现代化的同时,也在与盟国讨论合作问题,意图通过“延伸威慑”向地区相关国家施压。
首先,波兰邀请美国部署核武器。波兰副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近日在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波兰愿意在本国部署美国核武器,以加强对莫斯科的威慑。卡钦斯基还呼吁北约在波兰和美国开设指挥中心,以大幅增加在欧洲(尤其是北约东翼)的驻军。有媒体猜测,不排除美国迎合波兰的可能。
第二,日本提出与美国“核共享”。据共同社报道,多名日本自民党议员近日透露,该党将召开“安全调查会”,讨论“适当的核威慑形式”,并就日本是否应与美国“共享核力量”交换意见。日媒称,与美国“核共享”意味着日本将在其领土内部署并共同使用美国的核武器。近期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主张与美国等北约国家“核共享”的必要性。
第三,韩国提议美国部署战略武器。据英国路透社报道,韩国当选总统尹雪月的一名顾问最近表示,在她访问华盛顿期间,尹雪月的团队寻求将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等美国战略武器重新部署到朝鲜半岛。尹熙月访美代表团团长朴进表示:“上述战略武器的部署是强化‘延伸威慑’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威慑,以便应对任何可能的挑衅。”
加剧全球核军备竞赛
总的来说,美国最近加快了核现代化的升级,并探索扩大“延伸威慑”的范畴。主要目的是着眼于“大国战略竞争”的需要,努力构建适用范围更广、威慑能力更强、遏制网络更密的新型核战争体系。展望未来,美军的相关动向可能会对国际和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美军的战略威慑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强。根据计划,未来美国“哨兵”洲际弹道导弹将完全取代“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哥伦比亚号战略核潜艇将取代俄亥俄号战略核潜艇,B-21战略轰炸机将取代B-2和B-52H轰炸机。升级后的美军新型“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突防能力、打击精度和毁伤效果将大幅提升。此外,随着B61-12核弹等装载低当量弹头的核武器陆续列装,美国核力量的使用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实际威慑效率将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全球核军备竞赛可能变得白热化。在军控机制“旧而不新”的形势下,美军全面升级核武库、部署低当量核武器的做法,极易导致对手的战略误判,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军事对抗。以在波兰部署核武器为例,外界普遍认为,一旦美国在波兰部署核武器,俄罗斯势必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欧洲安全局势可能陷入新一轮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