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吉林省14日宣布清理疫情防控社会面后,上海疫情防控已到了关键阶段。总体来看,全国疫情逐渐趋于稳定。
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信心决心,压实“四个责任”。上海正加大力度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全面攻克实现社会零清零目标的难题。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争分夺秒地复工复产。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防控工作不能放松。他强调,要克服麻痹、厌战、侥幸和放松,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技能,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就在前方。
以快速控制掌握抗击“疫情”的主动权。
虽然此轮疫情控制难度加大,但不少地方义无反顾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在最短时间内止住疫情蔓延,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良友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全国疫情逐步趋稳。但地区间的交叉投入影响明显。
在深圳,按下“慢行键”一周后,3月21日全市用电量迅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在项目现场和生产线上,“深圳速度”正在回归。盐田港码头,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集装箱发往世界各地。4月8日起,全市开始以分级、分区、分批的方式有序推进复课。
自3月初疫情爆发以来,吉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过7万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拉锯战,4月12日,吉林省最大的客舱医院清舱;截至13日,吉林省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40579人,占本轮感染总人数的58.5%。
吉尔吉斯斯坦的援吉医疗队正陆续返程,车企员工正加快返厂速度,黑土地正忙着春耕...14日,吉林省宣布各市州已实现清社目标,当地疫情防控进入巩固成果、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收尾阶段。
18号,长春。一汽集团5家主机厂全部复工,整车下线。当日,吉林省省级派出的500户重点企业中,已有496户复工复产。
当日傍晚,位于上海松江综合保税区的广达上海制造城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忙着装载最新的离线笔记本电脑,并尽快运送到机场。4天后,这些笔记本电脑将出现在美国市场。
全国核酸检测能力不断提升,现已达到5165万管/日;修订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对轻症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确保每个省至少有两到三个避难所医院,需要投入运行时,两天内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一系列防控措施与时俱进,使中国能够掌握抗击疫情的主动权。
“目前疫情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落实。”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认为,如果每个环节都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近期疫情会有所好转。
吴良友强调,各地要关注重点场所和重点行业人员,加强风险场所和人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快速有效处置,坚决守住疫情不大规模反弹的底线。
上海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出清攻坚的关键阶段。
4月19日0时至24时,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2494例,无症状感染病例16407例。同时,当地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682例,解除医学观察25411例。
过去几天,上海数万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已经出院,并解除了医学观察。目前,上海正在加强资源统筹,挖掘各区潜力,畅通出院流程,巩固出院人数超过入院人数的正循环成果。
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出清攻坚的关键阶段,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
15日,疫情扩散指数从2.27降至1.23;17日,浦东等区实现“四响应四排放”;18日,上海16个区中有6个区新增感染人数呈持续低水平或下降趋势,当日出院人数超过实际新增感染人数;全市100多家收容医院陆续投入使用,床位总数超过20万张。收容所周转速度加快,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逐步缩短至一周左右,逐步实现从“等床”到“等床”的转变;核酸检测“采集、运送、检验、报告、转移和收集”环节衔接在一起,“日清日清”提速...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赣榆20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通报,近日上海疫情呈下降趋势。单日新增报告病例100例以上的街道、乡镇连续3天减少,社区传播得到有效遏制。金山区和崇明区第一天就达到了清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