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2020年养老金可以自己交吗,2022年养老保险怎么交

其实现在很多人对养老不太了解,认为存不存的意义是一样的。专家对这一事件做了详细解读,那么个人养老金还有必要存吗?2022年个人养老金如何发放?下面就和知文坊的编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个人养老金有必要存吗?专家解读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点: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个人养老金是补充,不是替代。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简而言之,个人养老金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支柱是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单位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支柱已覆盖10多亿人,第二支柱已覆盖5800多万人。而第三支柱之前一直在系统的“空白”。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意见》规定,参加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保人个人承担,全额积累。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个人养老推出后,目前的养老保险已经被取代,未来的养老要靠自己?胡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个人养老金和我们现在的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必然联系,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只要有单位在工作,就必须交。但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是自愿的。”胡指出,个人养老金不会影响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它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支柱的推出实际上为我们的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创造了一个新的空空间。我们个人无权选择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第三根支柱我们个人有选择的权利。”胡指出,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从现有的养老储蓄观念向养老投资观念的过渡。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为什么要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胡指出,目前,很多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储备金已经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他以黑龙江某地级市为例。“全市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只有22万多人,每人每月缴纳几百元;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领取养老金的有27万多人,平均每月领取2300元。“不足部分只能靠财政补贴,财政压力很大。这种情况在年轻人流失严重的省份并不少见。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已经不够用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整体养老压力。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点: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税收优惠。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意见》明确,参保人员个人年度养老金上限为12000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状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同时,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按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个人养老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税收优惠。根据2018年试点方案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上述定额按每年12000元计算,可享受每月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胡认为,对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可以在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扩大。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个税APP上,除了大家熟知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还增加了“税延养老保险”。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纳税人通过购买这个保险来提高个税起征点,然后在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再补税。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这个保险只有上海、福建、苏州工业园区有。根据2018年试点政策,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每月最高不超过1000元。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之前的试点,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参与扣税。如果你一年缴纳12000元,如果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即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万至30万),一年可以省下2400元。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五道口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建议,将税前扣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项目,简化税前扣除流程。增加系统的吸引力。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朱也认为,税收优惠的支付额度是有限的,今后会不断完善。建议在新税起征点提高、专项扣除增加的背景下,适当提高税延型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标准。比如每月扣除额可以提高到2000元或者3000元。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点: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势在于“长远利益”uVk拜客生活常识网

缴纳个人养老金后,这笔钱可以用在哪里?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开发行基金等金融产品。符合条件的,自主选择,承担相应的风险。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