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是对“未知未来”的一种焦虑。
通常你买化妆品的时候,导购只是对你的皮肤说些疯话,但托尼的会很实用。
这不仅涉及到你的发型,还涉及到你的钱包。
商家不能掏出空你的钱包,理发店可以。
“你头发好硬,涂上软化乳液”“发尾有点粗糙。使其柔软并烫发以修复受损的毛鳞片”...
随时上涨的技术服务费,各种药水不透明的价格,都是问题。
你不问,就要担心多花钱。从形象到金钱,整个理发过程就像一场赌博。
如果你决定离开,你不会后悔。
这还不是全部。当你带着空空如夜的钱包心情复杂地走出理发店,谁也不敢保证:
你会是朵拉式的“精致老大嫂”还是梦想回到魔法童话城堡的“非主流靓女”?
毕竟双十女生被两个奶奶烫成50是真的,刘海不见了,齐肩的头发震惊了斯内普和刘欢。
更多的时候,当事人只能恨着镜子空:你花了钱,为什么不敢辩?
而颤抖的手在键盘上犹豫了很久,也许只是打出了一个中评价:很好,下次不去了。
顺便说一句,不是每个人都会空带着钱包回家:有朋友办了一张火爆的会员卡。
对于潮恐,如果去时尚男女聚集的理发店,可以在事后的心理活动中写一篇3000字的小作文。按照理发师的水平,字数可以翻倍。
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潮人恐惧症都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
人们甚至怀疑自己:我不是潮人,而是社交恐惧症。哎呦。
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
社交恐惧症通常表现为对一些外界客观事物或情境的过度和不合理的恐惧。
至于他们理发的时候,不好意思说你不会说话,觉得尴尬。也许只是“潮人恐惧症”—
托尼小朋友在说“你头发不好”“你头发大”的时候,会因为觉得“不够好”而感到焦虑。我们真正害怕的可能不是潮人,而是别人对自己或自己的不认可。
换句话说,这种不认同也是一种外貌焦虑。
因为焦虑,我感到“恐惧”,然后转化为自我否定。而这种否定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
潮人恐惧症,能救吗?
为了摆脱潮人恐惧症带来的困扰,当事人想出了很多妙招。
比如:注意力转移。
其实托尼的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怕潮的人会把注意力转向自我感觉和想象,高度集中在自我要求上。
所以,还是摒弃杂念,专注表达自己的需求为好。
“我不喜欢这样。”
“我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了。我能喝杯水吗?”
“这不是我想要的。”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发型,敢于面对造型师手中的剪刀。
不善言辞,就用行动证明一切。
洗头的时候,想睁眼,就睁眼。你不用担心战哥的眼神会不会尴尬。
不想乱花钱,就问你要什么。你不用想“他会不会觉得我太穷了?”
进理发店既不是公司年会,也不是大聚会。舒服舒服,得到想要的效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