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
她毫无悔意,
而是忙着“粉饰”自己。
在与关押和审讯恐怖分子的监狱打交道多年后,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比科夫斯基对一些场景变得麻木了。
比如令人发指的“水刑”。2002年,阿尔弗雷德前往关塔那摩美军监狱,参与了对一名叫阿布·祖巴尔·伊达的基地组织嫌疑人的审讯。一个月内,祖巴尔·艾达被施以83次水刑。
阿尔弗雷德也被称为“酷刑女王”。但她坚持说:“水刑不是酷刑。”
她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分析师,深度参与了美国的多项“反恐”活动。
离开中情局,从土地和战略局退休后,她接了一份让她下巴都惊了的新工作:经营一家名为YBeU Beauty的私人教育公司,专注于帮助女性“看起来好,感觉好,做正确的事情”。
阿尔弗雷德在网站上分享了这张自拍。
这位曾经冷血黑暗的前中情局官员,正在把自己的画风变成一位岁月静好的“鸡汤大师”...
“密集审讯”促进人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劫机者将四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五角大楼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机场。
不久后,中情局启动了臭名昭著的“强化审讯”计划,该计划迅速改变了美国收集情报的方式,允许在泰国、波兰和立陶宛使用酷刑和秘密监狱网络。
该计划的细节在2014年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调查和法庭案件中曝光。其中,“舒尔”这个名字出现了20多次。
这是化名。尽管参议院认为这类报告有必要“实名”,但中情局坚持保护这些情报官员的隐私,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
——毕竟他们做的不是什么“看得见”的事。
然而,阿尔弗雷德却成功地以自己的“死亡”暴露了自己:种种细节都指向她是“舒尔”。
阿尔弗雷德于20世纪90年代加入中情局,参与了对本·拉登的调查。据外媒报道,2008年,她担任“处理中东地区敏感事务的最高职位”,2011年,她升任全球“圣战”负责人。
阿尔弗雷德也是“强化审讯”的推动者。但她闹出这么多大乌龙事件,有人评价“一提到她的名字,就想到她在中情局的糟糕表现。”
2003年,黎巴嫩裔德国公民马斯里在阿富汗的一所中央情报局监狱被捕,他在那里遭受了四个多月的酷刑和审讯。最后,中情局意识到他们抓错了人。
2013年10月14日,被误认为恐怖分子的马斯里出庭受审。
这一误判是由阿尔弗雷德提供的错误信息造成的。无辜的马斯里被“特别引渡(即在没有逮捕证、逮捕、引渡或法庭的情况下逮捕和监禁嫌疑人并将其移送到其他国家)”后,阿尔弗雷德被外界剥得体无完肤。这一事件也极大地影响了中情局的形象。
还有阿布·祖巴尔·伊达,最后的证据也表明他被误认为是基地组织的主要人物。
根据参议院的调查报告,监狱现场的审讯人员说,他们不认为祖巴尔·艾达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分享。“但因为总部希望审讯继续,‘舒尔’和一名法律官员来到这里,观察中情局强化审讯的使用。”
在舒尔的监督下,祖巴尔·艾达连续20天每天近24小时受到“密集审讯”:她每天被施以两到四次水刑,几乎一丝不挂,被锁在一个迷你冰箱大小的箱子里。
电影《猎杀本·拉登》剧照。
拘留祖巴尔·艾达的决定是舒尔强烈主张的,但她最终没有受到处分。
谈到“舒尔”,祖巴尔·艾达的律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嗤之以鼻。"这就是为什么酷刑已经成为美国生活的一部分."
“我一点都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