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核酸检测什么时候结束?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持续多久
5月上旬,山西太原、晋城先后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日提示,民众进入酒店、餐饮店、商超等公共场所,须查验“三码”(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5天内核酸检测报告。
太原市5月9日解答常态化核酸检测相关问题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潜伏期多为3-7天,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有必要适当扩大管控范围,加强核酸检测,加强相应的管控措施。经过专家科学论证,太原市慎重做出了“重点人群按照规定频次检测,需进入重点场所的人员每5天1次检测,其他常住居民及在并人员每2周1次检测”的常态化防控措施。
常态化核酸检测能避免“静态管理”吗?
虽然我国抗疫总方针是“动态清零”,但在实际实践中,大有滑向“静态清零”的趋势,即为了达到动态清零目标,一发生疫情,整个城市就进入“静态管理”。
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经济账,也是以封城的代价来算的,这也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后,只有在发生疫情后,不再对整个城市进行静态管理,这笔帐才有可能划算。
而此前,梁万年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是全域静态管理,“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在疫情早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当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传播链条不清楚,出现暴发流行和规模型反弹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之后再决定是否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此前在解释“动态清零”的文章中,也明确将封控措施和全员核酸检测都列为是对“动态清零”的误解。但这都没能阻止多地发现阳性感染者后,立即实行静态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
5月13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在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中发现一例初筛阳性感染者后,随即对全区实施静态管理,要求居民严格做到“足不出户”。
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后,如何避免发现阳性感染者城市轻易实施大范围静态管理措施,这还需要中央政府部门出台更具体的规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nanxuankn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