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些产品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和营销所需的技能与Web 1.0和Web 2.0平台会很不同。因此,链游开发团队需要能够结合Web 3.0的技术、金融、娱乐、艺术、营销和业务发展、法律等行业的人才。
尽管没有区块链技术上的资源与优势,Daniel没有放弃把《Flappy Bird》重新推上巅峰的想法。他们辗转与游戏行业的多个头部投资机构,一方面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恰恰是这份坚持,Daniel从投资人口中了解到了为游戏厂商和开发者提供GameFi一站式服务的Game Space。
出乎意料,Daniel通过官网联系Game Space团队,其公测申请很快就通过了。通过官方公开的SDK API文档,Daniel很快地集成了Game Space提供的NFT引擎、NFT交易市场、钱包和管理后台等,并通过跨链组件把游戏部署在了BSC和ETH网络上。最终,仅一个礼拜就完成了整个链改开发——《Merge Bird》诞生了。
Daniel还通过Game Space提供的NFT发行组件,顺利地在交易市场上发行了6500个初始Bird NFT。

《MergeBird》与Game Space的火花碰撞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层面,Game Space的链改专家团队也启发Daniel采用了一系列NFT实用性来提升游戏的可玩性:
1) 游戏中的每只Bird都可以铸造(mint)成为NFT,每过20关可以获得一个NFT奖励,这样便形成了Flap to Earn(边飞边赚)的新玩法;
2) 每个Bird NFT都对应一个命数,命数越高则可以获得更多的Reborn(从当前关卡复活)次数,获得更高的游戏分数;
3) 多个Bird NFT可以Merge(合并)成一个“命数”更高的Bird;
4) 排行版上获得高分的玩家可以获得额外大奖,以激励玩家在市场上购买并合成NFT。
基于NFT的趣味玩法为玩家提供了新鲜感的同时,通过“Flap to Earn(边飞边赚)”机制,最终玩家还可以获得高级别游戏NFT可作为PFP藏品,这个奖励纳入自己收藏系列或转手在交易市场中出售获取收益。

由于这种NFT兼具游戏道具属性和PFP形态,《Merge Bird》的可玩性呈指数上升。本月初的早鸟NFT白名单空投活动上线不到24小时,就有超万人报名参与。目前,游戏已开启公开发售早鸟NFT,玩家可直接在Game Space APP内进行购买。截至发稿时,在Leaderboard(排行榜)上已经有通过1400+关的神级玩家。
看到这儿,你或许会好奇,Game Space是如何做到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一款游戏的链游化大改造呢?
一站式GaaS平台有何“神功”
从Axie Infinity掀起GameFi高潮以来,这个新兴赛道里真正能形成影响的链游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则在于链游是区块链与游戏的“交叉科学”,而行业尚处早期,并没有足够的区块链和游戏行业的“交叉人才”,导致传统游戏大作进不来Web3.0,区块链行业又做不出AAA级游戏大作,于是整个赛道里充斥着低级模仿。
根据bitcoin.com的报道,Game Space是全球首个GaaS(GameFi asa Service)平台,面向大中小型游戏公司,为AAA游戏提供GameFi一站式服务。Game Space定位于为传统游戏进入Web 3.0时代、转型GameFi提供全套的技术及商业模式支撑,降低链游开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