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事情,说出来眉姐姐也不一定能帮上忙,还白白让她忧虑。
甚至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与皇上密谋华妃的事情,因为沈眉庄不知内情,反而把那件事情做得更逼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顾虑,不见得什么事情都要告诉好姐妹的。尤其是危险的,令人担忧的事。
从头至尾,只有沈眉庄和甄嬛是真的很好。
谢谢邀请。
甄嬛办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则。刚刚入宫时,为了逃避侍寝,暗中让温太医给自己开装病的药,除了从府中带来的浣碧流珠,不是也没有同其他的人说吗?
甄嬛不说是对自己以及眉庄最好的保护,多一个知道就是多一份牵连,甄嬛不愿意让眉庄同自己一道去担此风险。
华妃曾经说过一句话:在后宫就是亲姐妹,为了争宠都可以反目成仇。经历了皇后安陵容的暗算之后,甄嬛对于“姐妹”二字,应该是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了。
再说眉庄,她虽然不爱皇帝,可毕竟怀着“皇嗣”,又是太后最喜欢的嫔妃,如果她没有难产死了,而是顺利的生了个儿子,日后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去为儿子的前程考虑的。如果她真的掌握了甄嬛所有的秘密,接下来的事情如何发展还真是不好说的。如果不是临终前的托孤,眉庄也不会将自己与温实初的事儿告诉甄嬛的。
在好的朋友,也不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毫无保留地互相倾诉的,这算是做人做事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本能吧。

甄嬛自入宫以来,隆宠极盛有时,失宠落魄亦有,起起落落间,也算见了不少宫中争斗和人情冷暖。难得她与眉庄情同姐妹,打小的交情,一同选秀进的宫,一路相携、互帮互助,为何不能坦诚相待、告知果郡王之事呢?我认为甄嬛此举,必是为了周全各方,既为了自己考虑,也是为眉庄着想。
第一、此事性质严重,轻易说不得。皇帝妃嫔与亲王私通,此乃大逆不道之举。甄嬛在宫外受尽压迫、流离失所,生命垂危时得果郡王相救,两人心意相通、情投意合,本打算假死后远走高飞,不料传来果郡王死讯。甄嬛为保腹中胎儿,槿汐找了苏培盛联手设计回宫。回宫后的甄嬛必会对此事守口如瓶,因为这关系到一干人等的生死。
甄嬛对于眉庄还是比较了解的。眉庄身为大家闺秀,正统教育对她的影响很深,她不似甄嬛离经叛道。甄嬛若告知果郡王一事,以眉庄的性格,只会徒增焦虑与担忧。眉庄说不得,其他人更是说不得。
二、说了不见得有好处,不说并不影响姐妹感情。甄嬛与眉庄情同姐妹不假,但姐妹之间也有不能说的秘密。眉庄与温太医一夜缠绵有了身孕,眉庄也是只字不提,直到难产将死,才向甄嬛道出真相。不是不说,只是未到必说不可时。眉庄自知命不久矣,这才和盘托出,因为相信甄嬛会帮她保守秘密,也会善待她和温实初的女儿。
同理,甄嬛不把果郡王之事相告,也是对眉庄的一种保护。正如初入宫时,甄嬛不愿早早侍寝成为出头鸟,久病不愈,浣碧问她为何连眉庄她们也隐瞒,甄嬛说“正因我与她们情同姐妹,才不能告诉。凡事都有万一,万一他日事发,也不至于连累他们”。果郡王之事,若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必将牵连甚深,甄嬛何苦给眉庄安个同党的隐患呢。
总之,宫中明争暗斗、人心险恶,有时候知道得太多,不见得是好事。不管于私于公,我认为甄嬛不对眉庄说果郡王之事,都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甄嬛和沈眉庄都是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俩虽然是情同姐妹的好朋友,并不是口无遮拦无话不说。

甄嬛和果郡王的事情如果传到皇帝耳朵里,就是死罪而且会株连九族。甄嬛在宫中处处小心翼翼,生怕露出破绽自己怎么会说呢?别看她和沈眉庄好,但两人都有不让对方知道的秘密。沈眉庄和温实初私通生下两人的孩子,临死前和温实初互诉衷肠说孩子是温实初的。甄嬛惊讶的问:"姐姐是不是糊涂了"?可见甄嬛不知道沈眉庄和温实初的事。她和果郡王的事没告诉眉庄出于几点考虑。一怕隔墙有耳被坏人听了去。宫中想害她的人多了去,千方百计要陷害她,"祸从口出"还是不好最好;二是互相防着对方,"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变心。甄嬛出宫前把胧月托付给敬妃认准了敬妃是好人。后来静妃却设计陷害她,把她的得力助手苏培盛和崔槿汐送入了慎刑司差点死在里面。这个教训让她不再相信任何人;三是沈眉庄胆子小可能怕吓着他,所以不告诉她实情。如果告诉了眉庄此事,以后事情败露会连累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