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旅游回暖!初步释放出游需求,各大景区何日重现“人从众”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孙小荣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不论是文旅部的《通知》,还是各省对恢复跨省游的表态,对于文旅行业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
不过,对于这个端午小长假,他并不持过分乐观态度。“关键还是看地方政策”,他说。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端午期间各地防疫出行政策发现,各地并未因小假期到来而放松防控要求。
如北京要求非必要不出京,封控管控区严控出京;上海要求“非必要不离沪”;天津也提倡“非必要不离津”;前往成都必须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去武汉除了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还需严格做到“三天两检”。
河南的端午节出行提示更是一度登上热搜:省外入豫即赋黄码,三天两检后转为绿码。但端午小假期,也就短短三天时间。
同时,西安等地都倡导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市。北京除了倡导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还提倡不聚餐聚会,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北京一位处于管控区的朝阳居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个端午,我并不奢求旅游自由,我只希望早日恢复出行自由。”
本地游仍是主流
因为丁真而爆火的甘孜州,被誉为四川后花园,这里的游客主要以川渝两地为主,但对于端午小长假,不管是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还是当地的商户,都有些忐忑。
甘孜州文旅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的五一假期,甘孜州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近60%。
“往常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进入旅游旺季,现在大家心里都没底”。这位工作人员说。
孙小荣认为,比起不确定因素多且挑战性重重的跨省游,这个小假期,短途周边游仍是主流出行趋势。
尤其是对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而言,即便社会层面放开了,但只要学校依然管控严格,出行必然会受到限制。“不仅会影响这个小假期,还会进一步影响暑期游。”孙小荣说。
近期发布的《2022端午出游消费趋势预测》显示,端午节假期间,本地游、周边游等微度假形式占据了出游消费的主导,其中,以自驾、亲子、露营、酒店微度假等为主题的“酒+景”产品成为用户最热门的选择。
由于今年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一些景区还推出了划龙舟、制香囊、包粽子、采摘时令水果等适合亲子参与的端午民俗体验活动。
如浙江湖州和孚镇就为端午期间前来的游客准备了包粽子、赛龙舟、划菱桶、桨帆船等民俗活动。
不过,当下颇受年轻群体欢迎的露营活动,可能会遇到一些波折。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微度假产品之一,露营产品火爆程度从五一假期延续至了端午假期,全国各露营地端午假期仍“一地难求”。
孙小荣介绍,在已经过去的五一假期,因为疫情来得猝不及防,许多公园绿地、森林以及河畔都没有及时管控,但现在随着管控升级,许多可露营草地较之前规范了许多,“据我了解,北京很多公园已经不能随意带东西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