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机构接连被查,防疫监管的下一个雷点在哪?
常荣山估计,大规模的偷工减料,核酸检测的利润率可能从20%-30%变成300%。
查处从严,形成震慑
全民核酸检测社会影响大,且涉及的机构多,难免良莠不齐。下一步,检测机构造假将被从严查处。
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各地要及时公布监督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形成有效震慑”。
常荣山判断,最严重的问题仍是“偷工减料”,这会是查处的重点。特别是飞行检查,应当细查采样量和检测试剂盒用量是否一致,“不单要查纸质记录,还要直接到仓库查存量”。
另外,他建议,还要注意留下细胞扩增仪的记录,并且每次扩增前后要给扩增板拍照并记录时间。否则扩增板用满是90孔,有些机构可能一次只做几孔,一样可以减少检测量。
此前,确实出现直接造假的案件。2021年1月17日,邢台市的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便通报一起事例。隆尧县因检测能力有限委托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参与第二轮核酸检测,检测了31万余人。在样本尚未检测完成,还未知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该公司收集点负责人翟某于1月14日向县卫健局谎报送检样本全部为阴性。
“把单独检测的采样,混合进行检测,也是违法。涉及的数量较多或者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分析,根据2020年印发的法律意见,从事实验的人员,违反卫生规定造成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以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处罚。
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过,因为对全社会进行核酸检测是一个新生的领域,目前,“对‘后果严重’和‘特别严重’还没有明确量化标准。”游云庭告诉《财经 大健康》。
假阴的另一面是假阳。“试管需要加热,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管口后没有及时换手套,可能就会造成其他样本污染。”常荣山分析。
润达医疗(603108.SH)旗下中科润达实验室(下称“中科润达”)就曾被质疑“假阳”。5月上旬,上海某小区居民在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称,该小区由中科润达测出多例“阳性”,经方舱或医院复核均为“阴性”。
“阳性结果要复测后出具。找到原始采样管,换一个班组、换一套机器,并换一个厂家的试剂盒检测后,才能判定。”常荣山介绍,更好的办法是重新采样检测,方能打消受检者疑虑。
5月18日,润达医疗称,经上海临床检测中心检查,并未发现质量问题。但“假阳”消息传出后,公司股价已跌去22%,市值缩水约十亿元。
4月23日,对上述合肥的两家检测机构的公告中,也提及其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
出现“假阳”问题的机构,或许并非故意,但也可能被取消核酸检测资质。国家卫健委提出,对投诉举报多、质量问题突出、有不良执业行为、室间质评不合格的,亮“黄灯”予以警告、通报批评,督促立即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依法取消核酸检测资质。
存在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工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亮“红灯”直接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全链条检查,会延伸向哪里?
紧张的不仅是检测机构,对防疫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查处,正全面扩展至所有用药用械行为。
来自财政部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出超过4000亿元。2022年国家医保局公开数据显示,累计预拨专项资金200亿元用于新冠肺炎救治,结算费用29.7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花出去,总要审查。中纪委曾提出,紧盯疫情防控领域等问题。九部委将从产、销、用三大环节,打击医药购销领域非法利益链条。
上述《通知》指出,生产环节,严惩前置套取资金行为。加大对生产环节的财务监管力度,防范将“回扣”资金的套取从流通环节转移至生产环节,严厉打击套取资金用于药品耗材设备回扣、商业贿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