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为此近年各大平台都推出了各自的防沉迷系统,不过在实践中效果参差不齐。南都近年一直就此进行追踪报道,梳理不难发现,报道提及类似系统缺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本身存在漏洞,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绕开监管;二是市场上出现各种针对防沉迷系统的“灰黑产”,破解网游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类消费限制。可以说,这两方面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是衡量防沉迷系统成败的关键。
防沉迷系统有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通常而言,针对暴露的问题,各大平台都能尽快给出反馈,并很快做出相应的修复。倒是针对防沉迷系统的相关“灰黑产”近年备受关注,成为保护未成年人的一大障碍。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与监管方向同频共振,再次发起系列报道,继测评150款热门手游的防沉迷成效之后,又推出破坏网游防沉迷规则的“灰黑产”现象调查。南都调查发现的问题颇具代表性,围绕防沉迷系统的各类“灰黑产”涉及诸多环节,可谓面面俱到,其中大部分“灰黑产”行踪隐秘,有的尚未引起监管层面重视,值得各方关注。
总的来说,破坏游戏防沉迷规则的“灰黑产”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租号、代充、代练、代购。
租号是绕开防沉迷系统的重要方式。今年上半年,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租赁市场暗流涌动。某社交平台上有大量游戏租号“种草帖”及变种营销帖,“躲避防沉迷”攻略也不少见。同时,南都民调结果也显示,一成多受访者表示曾在该平台上看到或购买过游戏租号服务。如今以“租号”为关键词在该平台搜索已经无法获得相应结果,但稍微转换搜索关键词,游戏租号信息就“扑面而来”。比如输入“王**”“租”等间接关键词,平台会弹出不少租号服务用户以文字或视频形式发表的内容,评论区中可见“多少钱”“怎么租”“已私聊”等回复。不仅如此,一些提供游戏账号租赁的工作室,直接通过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名显示其“服务内容”,甚至直接以“游戏合租”命名。
而代练俨然可以完全架空防沉迷系统。比如备受质疑的“代练通”App平台。南都调查发现,“代练通”App虽然有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提示,电脑端用户协议也有关于未成年用户的说明,但“未保”工作仅体现在文字上。更大的问题在于,实测“代练通”平台的接单功能后发现,成为该平台“打手”基本无门槛,使用网上被其他玩家曝光的身份证信息或者搜索到的身份证信息可直接完成实名认证后接单,无须人脸识别。
代充和代购现象主要出现在电商平台。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淘宝不仅有大量游戏代充商家商品,未成年人游戏账号代充也可轻易实现,能突破防沉迷规定限额。至于游戏代购,南都调查发现,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均有大量“游戏代购”相关商品在售,各平台都有成千上万条相关搜索结果。“游戏代购”是一种新事物,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南都援引专家的观点提到,此类灰色交易隐蔽、分散,有一定的治理难度,监管重点依然是建立及时有效的精准识别机制,严格依法关停、处罚。
租号、代充、代练、代购,四种现象各具特点,对应的治理策略自然也有所不同。有关防沉迷系统的讨论持续已久,除了平台方责任,从此次南都的调查不难看出,针对相关“灰黑产”需要有一套专门的治理体系,平台方及监管层面对此应予以重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真正让防沉迷系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