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
上午11时许,下水仪式正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军地领导共同为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剪彩。随着船坞坞门打开,航空母舰缓缓移出船坞。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第三艘航空母舰的全新设计意味着我国航母研发技术的成熟,中国海军将向远洋迈出重要一步。
70多年来中国海军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小炮艇到远洋巨舰,从捉襟见肘到“下饺子”,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背后是无数英雄的辛酸与屈辱的血泪。
“海军司令还要借我的渔船?”
1950年中国人民海军司令萧劲光一行到威海刘公岛视察海防。
刘公岛是一座海岛,需要乘坐舰艇登陆,然而新成立的人民海军最缺的就是舰艇,因此萧劲光不得不向附近的渔民借船登岛。
撑船的渔民见随行人员称呼萧劲光为“司令”,便不解地问:“你真是海军司令?海军司令还要借我的渔船?”
萧劲光只是嘱咐随行人员:“记下,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
渔民的疑惑鞭策着萧劲光司令,此后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民海军建立了第一支潜艇部队、快艇部队、驱逐舰部队以及10所海军院校,为我国海军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对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和未来战略需求而言,还远远不够。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1970年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在接到中央军委建立航母研究队伍的命令后,立刻展开了论证工作,当时刘华清对此抱有极大热情。可惜的是,项目工作最终搁浅了。
1979年中美建交,年过花甲的刘华清将军受命带队访问美国。
在美国考察的最后一天,刘华清将军参观了美军“小鹰”号航空母舰,留下了那张令无数中国人动容的照片。
1982年刘华清将军担任中国人民海军司令员,再次展开航母论证工作。刘华清将军表示,航母始终是要造的,可以先不提上型号,先搞预研。即使现在造不了航母,配套的海军舰队、航空兵也要发展。
刘华清将军说:“从现在开始抓论证工作,中间不断,也得到2010到2015年前后才能形成战斗力,在我这个海军司令任期内用不上它,以后按五年一个任期,要到第五任司令看能否用上了!”
2011年,刘华清将军去世;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入列。
“今晚我值班,不能回家了。”
这是王伟烈士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
2001年4月1日美军EP-3侦察机入侵海南岛专属经济区海域,我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和赵宇紧急驾驶两架歼-8II战斗机出动,驱离美军侦察机。
在这一过程中,美军侦察机故意撞向王伟的战机,导致战机尾翼粉碎,王伟驾驶着失控的战机,尝试用最大的努力拯救它。
最终在赵宇的命令下,王伟不得不选择跳伞,从此这位英雄消失在茫茫的南海中,十万军民经过十四个昼夜的艰苦搜寻,也没能找到英雄遗骨。
战友在整理王伟遗物时发现了一幅名为“夙愿”的油画。
遗憾的是,王伟烈士没有等到夙愿实现的那一天,就消逝在茫茫大海中。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1985年苏联海军伏龙芝号万吨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与我国“重庆号”驱逐舰对峙;1993“银河号”事件;1996年“台海危机”;90年代末中国海军仅有四艘“现代级”驱逐舰撑门面……
“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
2017年4月23日,中国海军节网络直播,张召忠将军在谈到中国海军二十多年的发展时失声痛哭。
张召忠曾多次代表海军宣传航空母舰,可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不理解:“你们海军以后不要再讲航空母舰,什么毛病,怎么出来就讲航空母舰?要那个干什么呀?哪有钱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