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毁掉129亿!千亿果链龙头歌尔股份闪崩
然而从财务数据来看,市场之所以对外界的“风吹草动”有如此大的反应,与歌尔近年来对大客户愈发依赖的趋势有直接关系。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歌尔股份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出现明显上涨,从2019年的69.27%大幅度提高至2021年的86.54%,与A股市值前10的苹果概念股相比,不仅集中度居于首位,远超出61.46%的均值,也是近两年集中度提高幅度最大的。
拆解来看,歌尔股份第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在2021年有所回落的同时,第二大客户收入占比却实现翻倍,直接提高了前五大客户收入的占比。
结合其智能硬件和智能声学整机业务的趋势,大概率是苹果带来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Meta带来的收入占比有所提升。
争取到实力强悍的大客户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从毛利率和净利率来看,伴随歌尔股份与大客户关系逐渐绑定的,是其不断下滑的盈利能力——毛利率从2016年的22.39%一路降至2022年一季度的13.72%,在A股苹果概念市值前10的公司中,这样的跌幅是数一数二的。
近几年歌尔股份之所以能将净利率稳定在3.5%-5.5%,主要还是靠压缩三项期间费用。
事实上,通过“贴钱”抢夺更多用户,是Meta发布头显产品以来的一个显著标签,Oculus Quest的价格更是从最初的399美元降至299美元,以此达到提高产品普及度的效果,扎克伯格也表示公司将对相关业务持续“输血”。
扎克伯格尚且无法从中牟利,那么近几年内智能硬件业务也都无法成为歌尔股份利润丰厚的“蛋糕”,依然是以量取胜的“苦力活”。
说到底,不管是乘上苹果的东风,还是抱上Meta和扎克伯格的“大腿”,歌尔股份扮演的都是被动的代工角色。既然无法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那么投资者自然也会对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保持警惕。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创立独立品牌或是一条出路。但以供应链起家的公司受到多方制约,鲜少能做成优秀的品牌。要真正地“走出代工厂”,意味着要与苹果、Meta这样的大客户成为竞争对手,而眼下的歌尔显然还不可能迈出这一步。
(除单独标注来源外,以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作者丨林夏淅,编辑丨刘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