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不舍俄石油悄悄“买买买”,印度巨头等中间商赚翻了
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石油依旧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尤其不少欧洲买家依旧在“买买买”。
综合油轮追踪公司Petro-Logistics、船舶追踪机构TankerTrackers等数据,刚刚过去的一周,欧洲大陆的炼油厂每天约进口184万桶俄罗斯石油。这一数字已连续三周呈增长态势。同时,俄罗斯流向欧洲国家的石油流量达到近两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俄乌冲突前,欧盟每天购买约260万桶俄罗斯石油,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客户。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能源分析师达赫(Nicolas Daher)告诉第一财经,美国和欧盟已经禁止本国企业与俄罗斯进行部分石油交易,涉及金融、保险和航运部门,“美国和欧盟都是这些相关服务的大型全球提供商,因此现在俄罗斯及其石油进口商不得不从其他提供商那里获得保险、运输和融资,这可能会增加成本,使俄罗斯石油的竞争力下降。但是,为了抵消这一点,俄罗斯对其石油提供了很大的折扣,使其成为许多买家的理想选择。”
根据商品市场数据公司Kpler的数据,2022年3~5月份,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达到487万桶/日,尤其是4、5月份原油出口量超过500万桶/日,而2021年的出口量为450万桶/日。
究其原因,达赫表示,因制裁导致俄罗斯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差大幅走高,3月中旬以来,俄罗斯原油较基准价的价差超过30美元/桶,提升了俄罗斯原油的吸引力。
“曲线”入欧,中间方受益
6月3日,欧盟公布了自2月底俄乌冲突以来针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欧盟正式公布的制裁措施包括保留管道运输的部分石油禁运,制裁俄罗斯油轮、银行等,欧盟希望通过此举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以起到重创俄经济的目的。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盟目前进口的石油大约30%来自俄罗斯,其中又有大约三分之二从海路运抵,三分之一由管道输送。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价值480亿欧元(约合3390亿元人民币)的石油和230亿欧元(约合1624亿元人民币)的精炼产品。
欧盟的制裁时间表显示,计划在6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罗斯海运石油,并在8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石油产品。到2022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减少90%。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近日表示,尽管西方制裁减少了俄罗斯对欧洲的石油出口,但由于需求持续强劲,俄罗斯石油出口在2022年前5个月增长了12%。
前述追踪数据显示,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俄石油流入量近三周以来呈明显走高趋势。主要原因是俄第二大石油公司卢克(Lukoil)石油公司下属的最大石油生产商Litasco SA通过第三方的船只将俄罗斯石油装运到该公司布局在意大利、保加利亚以及罗马尼亚的炼油厂,在这些欧洲当地的炼油厂完成精炼后,出口到欧洲市场。
此外,土耳其和印度,成为当前颇受欢迎的俄罗斯石油出口转运中心。对于土耳其而言,由于其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能更为便捷地将俄石油输往欧洲国家。Kpler的数据显示,印度现在每天进口80万桶石油,俄罗斯已一举超越沙特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给国,仅次于伊拉克。数据显示,印度巨头信实工业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数量是过去的7倍,精炼的石油产品随后出口到世界各地。自3月以来,印度到欧洲的船舶运输量增加1/3,到美国的船舶运输量增加43%。一位印度政府官员称,过去三个月里,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到总进口量的10%左右,而俄乌冲突前仅为0.2%。
由于俄罗斯船只受到欧盟制裁无法抵靠欧盟成员国港口,为此,拥有全球32%油轮船队的全球最大船东国希腊瞅准了其中的商机。根据英国劳氏船级社此前公布的数据,最近每个月都有约190艘油轮在俄罗斯的多个石油港口加油,其中近80艘悬挂希腊国旗航行。与去年相比,希腊在俄罗斯石油运输中的份额几乎增加了两倍。
此外,模糊进口来源,也使得当前俄石油能“变相”出现在欧洲市场。对此,达赫解释道,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确存在一些“产地不明”(the unknown location)的石油及其下游产品资源,通常称之为“隐形石油资源”,“它们之所以选择‘隐形’有着各种理由,比如逃避制裁、希望获得更多的关税优惠或者出于贸易需要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逃避制裁。这些资源被运往海上的大型船只,并以‘船对船’的方式转运货物,浮动储存在海上的油轮或在陆地入罐。”据他介绍,这些石油资源往往会被混兑或者贴上新标签,成为混合油。目前在欧洲市场上就流行“拉脱维亚混合油”和“土库曼斯坦混合油”的等级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