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再画全球基建“大饼”,欲筹款6000亿美元抗衡中国!
“事实上,在拜登宣布‘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大约一年来,美国政府对全球基建的投入加起来只有微不足道的600万美元。”美国《外交》杂志网站称,该计划自提出后就一直毫无进展。随着美国“重建美好未来”的国内基建立法提案受挫,这项“一带一路”的西方替代方案连名字都报废了,如今只能改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
报道称,美国在全球基建方面与中国竞争处于劣势,这不仅是因为投资规模问题。美国自身的基建能力非常糟糕,所以它想去海外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从一开始就行不通。在世界银行等机构的基础设施招标中,中国企业处于主导地位。2020年,中国公司在国外赢得了价值23亿美元的世界银行出资的基建合同,而美国公司仅拿到2700万美元的合同。在20家全球最大建筑承包商中,中国有14家,欧洲有6家,美国一家都没有。
《纽约时报》27日坦承,G7周日宣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中,大部分承诺资金不是政府直接支出,而是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的混合, “无法保证一定能兑现”。
美西方才是“债务陷阱”的真正制造者
对于西方一边大张旗鼓渲染与中国对抗,一边抹黑中国“一带一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强调,所谓“一带一路”造成“债务陷阱”完全是个伪命题。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若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1.3%,其中90%由伙伴国分享,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受益更多。2015年至2030年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认可所谓“一带一路”造成“债务陷阱”的说法。
实际上,美西方才是“债务陷阱”的真正制造者。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20年底,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整体外债存量超过7000亿美元。其中,西方私营债权人占据非洲长期债务的大头,占比高达47%。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中国的债务负担率超过25%,多数国家在大多数年份对中国的债务负担率都不足1%。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非洲研究所主任布劳蒂加姆曾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债务陷阱论”根本站不住脚。该报告称,“在超过6亿人无法获得电力的非洲大陆上,中国40%的贷款用于发电和输电,另有30%用于改善非洲的交通基础设施,帮助非洲实现现代化”。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莫希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宣布出巨资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可谓“居心叵测”。他说,美西方标榜的“高标准、价值导向”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听上去煞有介事,但都是画饼充饥,往往到后来就不了了之,连西方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起。莫希表示:“对此,稍有理性的国家,都会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特派记者 青木 达乔 陶短房 刘海生 黄培昭 环球时报记者 张婷鸽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