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全国大范围电力供应紧张现象是否会重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夏日如火,赫赫炎炎。据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6月25日白天,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江西等多地将出现高温天气。
其中河南、山东等局地最高可达40℃以上,而河南济源的地表温度一度高达74.1℃,打破了当地有观测以来地表温度的最高纪录。
受到持续高温影响及经济复苏推进,多地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6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人公开表示,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用电高峰时段,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偏紧。
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新闻发言人孟玮也提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压实地方和企业能源保供主体责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具体举措包括,鼓励通过市场化需求响应减小尖峰电力缺口,督促各地细化完善各种情形下的应急保供预案,提前开展实战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极端条件下民生和重点用能不受影响。
“今年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用电供应紧张的情况。”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说道,“居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用电量随之攀升;而随着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向好,势必会新增部分用电需求。因此,每年夏季都会或多或少出现用电负荷创新高的现象,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在预期范围内,不会产生用电供应紧张的问题。”
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
受高温影响,6月以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级电网,以及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以制造业大省河南为例,6月以来,洛阳、南阳、商丘等10个城市最大用电负荷先后刷新历史纪录。
河南气象局数据统计显示,6月1日至17日,河南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值;平均地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4.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仅6月16-17日,河南全省便有49%和18%的县市气温超过40℃,省会郑州连续两天最高气温均超40℃。
在河南高温天气持续的同时,6月15日,山东也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6日起连续5天37℃以上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达40℃。
随后数天内,江苏、陕西、甘肃、宁夏等纷纷出现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0天发布高温预警,提示出行市民“全副武装”防晒防暑。
就在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中,预计6月30日白天,新疆、内蒙古、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仍会出现35~36℃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北疆盆地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北部、四川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随着高温肆虐,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现象层出不穷。
公开资料显示,6月中旬,江苏电网调度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36亿千瓦,2022年夏季首次最高负荷破亿,相比于2021年夏季负荷首次破亿早了19天。
仅仅数十天后,山东电网称其负荷达到9757.6万千瓦,为今夏第4次创出新高。同期,国家电网发布消息称,陕西电网最大负荷3489万千瓦,同比增长23.3%,创历史新高。此外,西安电网负荷持续攀升突破1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5.6%,西安电网跨入千万级用电负荷新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6月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前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快速增长。
据中电联的统计,6月以来电力消费同比增速已经实现由负转正,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到来,增速将进一步回升。
“今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且温度较高,这还是会对电力体系保供造成一定压力。”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具体到电力系统内部,今年负荷峰谷差还将进一步拉大。”
用电供应紧张现象不会重现
为了进一步缓解电力系统保供压力,多地出台相应规定及举措。
同为制造业大省,江苏为居民及企业用电分别实施了不同的保供举措。国网江苏电网消息称,其一方面密切关注气温情况,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夏季高峰时段省内机组稳发、满发;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发挥特高压大规模资源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