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大省广东5月用电量大跌:天气异常、工厂开工不足是主因
《财经》记者从当地售电公司、企业处了解到,工厂订单不足、供应链受上海疫情影响,都导致工厂开工不足,用电量下滑。
一位广东售电公司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工厂生意普遍不好,大部分售电客户用电量是下降的,同时也叠加了天气影响因素。
另一位广东售电公司人士也表示,客户有些受订单下降影响,有些是中间零部件从长三角供货,受上海疫情影响。不过也有个别客户用电量增长。
一家珠三角的机加工企业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工厂订单下滑明显,最近两月都是亏损。市场原因和物料缺乏,都导致开工不足。5月许多工厂上四休三,二班变一班,也有一些小工厂倒闭。到了6月,随着上海疫情缓解和物料问题解决,汽车产业链企业已经忙碌起来。
另据南方报业旗下《南方+佛山频道》在6月20日发布的对佛山50多家企业的调研显示,佛山企业当下面临两大困难,一是“订单难”,今年前4月,当地针织企业有三成处于关门状态,剩下开工的企业开机率也不超过20%。不仅是小企业难,大中型企业同样反馈订单在下滑;二是“预测难”,企业没订单也没预期,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佛山企业普遍表示无法预计什么时候会有好转。
供需偏弱的形势下,广东电力市场的现货电价也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
图3:近两年广东5月日前现货均价对比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的日报数据显示,今年5月,日前现货均价在0.0694元/度至0.4865元/度之间波动。而2021年5月,其日前现货均价在0.23733元/度至0.6752元/度之间波动,现货日前均价为0.51元/度,超过一半的交易日,日前均价高于0.5元/度,显著高于今年同期。
广东是全国首个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省份。2021年,广东在5月、11月、12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在11月至12月的连续试运行期间,煤价上涨通过电力市场向下游实现传导,11月、12月月度交易均价为0.554元/度,达到了发改委所规定的市场电价上浮20%的上限。而不受涨幅限制的现货日前均价分别达到0.693元/度和0.673元/度,电力市场实现了反映供需、发现价格的功能。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历来是全国开展现货试点的省份中信息披露比较及时充分的交易中心,其现货日报披露日前现货市场交易结果,并会披露此前几日的运行情况和结算情况,其中包括运行日的统调电量、最高负荷和最低负荷。不过今年6月初以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不再在日报中披露之前运行日的统调电量数据和统调最高、最低负荷数据,仅披露日前和实时市场交易价格信息。
电荒会重现吗?
进入6月,随着气温升高,用电量开始回升,全国多个省市负荷飙升,并刷新负荷纪录。
据央视财经频道6月25日报道,受高温影响,6月以来,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河南、河北、甘肃、宁夏4个省级电网及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天津也在6月25日下午创下1570万千瓦的负荷新高。
另据国家电网旗下《电网头条》报道,6月26日13时8分,山东电网负荷达到9757.6万千瓦,今夏第四次创出新高;6月21日17时48分,山西全省用电负荷达到3424万千瓦,创有记录以来夏季新高。
温控负荷受气温影响大,并且居民、三产温控设备逐年增长明显,这导致温控负荷对电力系统用电负荷峰值的影响较大,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温控负荷占总负荷比例较高。但负荷峰值往往持续时间短,往往并不导致用电量同比例增长。
部分省份负荷增长明显,但电量还未恢复。中电联在6月27日发布的电煤采购价格指数周报中表示,受高温天气影响,我国部分电网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发电量和煤炭日耗继续回升,但整体发电量和耗煤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上周(6月17日至23日)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同比减少4.7%。
另据中电联披露的数据,6月17日至23日电厂整体库存高于同期2535万吨,库存可用天数23.2天。
在经历2021年秋季大范围供电紧张之后,煤炭、煤电的托底保供作用受到重视,煤炭产能在主管部门强力调控下恢复增长。今年1至5月,全国共生产原煤18.1亿吨,同比增长10.4%,但煤价相较以往仍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