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7月,下半年机圈的神仙打架也要开始了。
眼下呼声最高的应该就是小米12S系列,就连小米官博和雷军都开启了疯狂“自曝”模式。
今天小米就又放出了一个猛料:这次的超大杯小米12S Ultra将搭载索尼全新的传感器IMX989,有着一英寸的大底和5000万像素。
根据雷军的自述,这颗传感器由小米和索尼共同开发,成本接近一个亿,后续还将开放给国内同行使用。
好家伙,这就叫格局!
但IMX 989的参数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它似乎与小米曾追求过的1.08亿大像素是两个方向,让有些朋友感到费解:
到底是大像素好还是大底好,这颗传感器又将给小米带来什么呢?泡哥今天就带大家分析分析。
01.
相爱相杀的大底和高像素
先说结论,像素高了不一定是坏事,但传感器尺寸小了肯定不行。
在功能机乃至早期智能机时代,大家对手机拍照的需求仅仅是能拍清楚。
而“像素”作为传感器(感光元件)的最小单位,就像组成画面的一个个点,数量越多,就意味着分辨率越高,的确能让画面拥有更丰富的细节信息,也就更“清晰”。
在这个角度,人们对高像素的追求还是站得住脚的,彼时的手机厂商也不断刷新着手机像素的记录,从30万到200万,再到500万。
再加上早期大家买手机还都是线下渠道,经过店员的一番鼓吹渲染,对这个概念更是深信不疑。
但实际上像素只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之一,如果不考虑传感器尺寸,一味地堆叠像素,就会遇到物理瓶颈,面临单个像素进光量不足的问题。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把100像素比作100个人,把尺寸不同的传感器比作篮球场和足球场,同样是容纳100个人,显然足球场上的人有着更大的活动空间。
这个活动空间就像单个像素的进光量,一味地增加像素会让进光量变小,当光线没那么足的时候,拍出的照片就会不清晰,且噪点更多。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手机厂商们就开始采用更大尺寸的传感器,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苹果。
从2015年的iPhone 6S到2021年的iPhone 13系列,苹果始终坚持120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却越来越大,单像素的感光面积也在不断提升,结合算法的增强,始终保持着不错的拍照水准。
安卓阵营则采用了另一条路子,在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同时,像素数也在同步提升,进化到了4800万、6400万甚至1.08亿像素。
理论上,如果把传感器做的足够大,这样的像素数也不是不行,但做手机还得考虑便携性……前面遇到的问题就又来了一遍。
厂商们也不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传感器上用起了Quad-Bayer这样的像素合一技术,说起来这也是单反玩剩下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像把一个像素分成四份,默认状态下以四合一的大像素来输出,标称4800万像素的手机,默认拍出的还是1200万像素的照片。
要想输出完整的像素数,就得手动开启,而且有时还会牺牲手机的变焦、对焦速度等。如果芯片性能跟不上,庞大的运算量也会让成像速度变慢不少。
当年小米CC9一亿像素拍完转圈圈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
但不管怎么说,矛盾确实解决了,既保证了进光量,又有了大像素的卖点。怪就怪“像素越高越好”的误区根深蒂固吧!
大像素倒也有个优势,画面细节确实更清晰,经得起更多次的放大,裁切重新构图后对画质的影响也比较小。
可对普通用户来说没啥用……而且不管像素多高,发微信微博啥的照样会压缩一下,属实没那个必要。
所以后来厂商们慢慢也开始放弃超高像素了,如今主流旗舰中像华为定制的索尼IMX700,绿厂定制的IMX789,像素数分别为5000万和4800万。
去年小米11 Ultra上的三星GN2,有着1/1.12英寸大底,像素数也控制在了5000万,成像效果却比1.08亿更佳。另外据说今年iPhone 14 Pro系列的传感器也要提升到4800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