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发现疑似地外文明信号,“三体人”真的存在吗?
2016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邓肯·福根对这一假说提出质疑,他认为,假说实现前提是多种外星文明必须通过签订协议,建立一个统一的“银河俱乐部”,否则只需要一个“不同政见者”,不接触原则就会被打破。这听起来完全是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对于外星文明可能会发出什么样的信号,所有猜测都建立于人类对自身社会的认知。
在维尔海默看来,最佳的SETI策略是多重搜索,检测尽可能丰富的波长和信号类型,比如激光和红外线,而不仅仅是无线电。他表示,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的SETI研究只检测了无线电频谱的“一小部分”,还有少量研究关注红外波长。因此,地球人仍在“最浅层的地方”摸索,甚至在已检测到的信号中,可能就隐藏着地外文明的讯息。
2017年,SETI研究所启动了一项新计划“激光SETI”,重点捕捉以前可能被忽视的“快速闪烁的激光信号”。与无线电相比,激光通信优势可以“包裹”更多能量,原则上激光每秒传输的信息是无线电的50倍。首批两台望远镜已经建成,分别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索诺马县和夏威夷毛伊岛。观测时,两台望远镜以不同角度同时对准天空同一个区域,每秒扫描150度的夜空弧度超过一千次。等全部望远镜开始运行,该计划将能够监测西半球大约一半的夜空,并且实现真正的连续观测。“全天全时”一直是SETI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
SETI研究所高级天文学家赛斯·肖斯塔克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人类尚未发现地外文明信号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监测还没有覆盖足够广阔的天空;二是设备灵敏度还不足以探测到外星“广播”。
我们该向外星人主动“打招呼”吗?
2022年5月,美国国会举行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第一次UFO听证会,五角大楼官员在会上展示了几个难以解释的影像:从FA-18 战斗机窗户拍摄到的球形物体;一个发光的绿色三角形正在空中移动。NASA随后宣布要组建一个专门的UFO研究小组,这是它第一次介入不明飞行物调查,此前这类研究被多数科学家斥为“不是真正的科学”。
对于“动物园假说”,很多天文学家对其背后的“监视”意味不寒而栗。从人类开始“聆听”宇宙时,是否要主动向外星人发送信号,一直是科学家们激辩的中心,目前,主流观点持否定态度。美国天体生物学家道格拉斯·瓦科赫则不同,他认为要想让“银河动物园”的管理员现身,人类可以通过向附近恒星发送强大的、信息丰富的无线电信号向外星人介绍自己,“他们可能就会回应我们”。“他们在外面,并且已经知道我们在这里,为了进入银河俱乐部,我们必须提交申请,也许甚至支付一点会费。”
瓦科赫2015年创办了一个名为METI International的组织,旨在研究如何给外星人发送更“合适”的信息。在此之前,瓦科赫在SETI研究所工作了16年,担任星际信息撰写主任。
与“主动搜索派”相对,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主动“打招呼”会让地球面临“暴露的风险”。2015年9月,在一个搜寻外星人的“突破聆听”项目启动会上,发起人之一、剑桥大学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明确警告,不要对宇宙“大喊大叫”,因为地球之外阅读人类信息的文明可能“比我们早了数十亿年”,它们会更加强大。他认为,这些先进的外星文明可能具有与人类同样的暴力、侵略和种族灭绝特征。这正是《三体》所描写的故事。
早在1974年,阿雷西博望远镜就对太空发送出人类的第一条无线电信息,目的地是25000光年以外的球状星团 M13,发送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信息通过一种二进制编码被传递出去。此后,“主动搜索派”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用最少信息传递关于人类社会和物种的最多内容。
2017年,METI连续三天向12光年之外的鲁坦星发射了重复信号,这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包含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与“阿雷西博图像”相比,这条信息更加复杂,包含了很多基础数学、物理学概念和一些科学知识,包括告诉外星人为什么1+1=2,解释无线电信息如何读取以及人类的时间概念是什么。瓦科赫乐观估计,如果一切顺利,人类在2042年前就可以收到外星人的回复。METI第二条信息将于2022年10月4日发送。这一次目标是距离地球39光年的恒星TRAPPIST-1,TRAPPIST-1将收到一个更丰富的“包裹”:元素周期表的细节、原子的组成,以及英国爵士摇滚乐队The Comet Is Coming演唱的歌曲和俄罗斯音乐家爱德华·阿尔捷米耶夫创作的《对上帝使者的颂歌:地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