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诺基亚收购了塞班剩余52%的股份,但仅一年之后IOS与安卓的出现对塞班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以至于接下来的三年里诺基亚开始不断走下坡路;

最终到2012年,诺基亚808 PureView成为世上最后一款搭载塞班系统的手机,塞班的时代就此结束。
惊人的塞班游戏存量
在塞班系统发展运营的12年里,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塞班手游;

单是怪兽叔找到的国外塞班游戏就有惊人的2322款,就更不用提那些已经被网站抹去记录的和国产的、以及了解人数不多的冷门塞班手游了。

塞班手游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的预装内置、中期的付费购买、后期的下载传输阶段。
早先在数据网络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手机游戏基本上只有厂商们预装的《贪吃蛇》、《打砖块》等黑白像素游戏,属于打发时间的益智类手游、轻松有趣却不至于让人长时间沉浸其中。

在怪兽叔的印象中是2004年左右,移动等运营商推出了短信购买手机游戏的服务,可以扣取话费支付,然后再由运营商发送短信给用户下载手机游戏;

这一时间许多可玩性更高的JAVA手游开始随着彩色屏幕一起出现,但很少有人会支付对于当时来说较为昂贵的费用去下载手游来玩,至少国内如此。

而到了2007年左右的时候,便利的2G、3G网络和电脑数据传输功能打开了手游的第一股热潮;
移植手游、基于塞班系统设计的原创手游如雨后春笋冒出,单机、联网游戏一应俱全。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以移动运营商为首的139邮箱社区等站点上架了一大批手游,数量相当恐怖,且绝大多数都是精品,可短暂试玩,包含付费内购的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