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韩国贸易顺差不再,多个工业强国为何齐现贸易赤字?
进出口集装箱堆放在韩国最大港口城市釜山的一个码头上,图片来自韩联社
然而,韩国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前景也不容乐观。据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以销售额排名位于前1000、分布在12个出口领域的150家企业为调查对象的“2022年下半年出口展望调查”显示,作为韩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贸易出口,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只比去年同期增长0.5%。
预计出口将会下降的韩国企业表示,其重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的出口竞争力下降(41.2%)、海运和空运费用暴涨导致的供应链瓶颈(21.9%)、主要进口国的经济状况恶化(21.1%)等。经济学家警告说,长期的贸易逆差可能会带来长期经济衰退。
“韩国经济已经长期处于低增长阶段,因此韧性不足。”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Kim Sang-bong说道,“为了克服当前危机,我们应该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对于德国、韩国等不少工业国来说,贸易出口是其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能源及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导致其出口商品成本和价格上升,加剧贸易逆差的增大。正如德国工商协会外贸主管Volker Treier向《纽约时报》分析,德国商品出口海外的成本不断上升。“出口低迷已经开始,出口商将供应链造成的成本上升转嫁给国际客户的能力越来越弱。”
也有专家分析,出口型国家呈现普遍逆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期美元大幅升值,因此不少国家货币均在贬值。尽管货币贬值看似有利出口,但在粮食、能源和制造业所需的零配件等价格激增下,货币贬值会大幅增加进口成本,并影响出口商品价格,最终出现“国外客户不愿买单”的出口低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