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由于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用户手机配置弱于国内,如国内很多用户使用骁龙8系列手机芯片,而东南亚部分区域仍使用骁龙6芯片。
这让游戏厂商不能在东南亚所有地区直接迁移国内的游戏开发标准。《香肠派对》选择香肠作为角色原型,一部分考虑便是香肠的3D实现对手机性能要求较低。
而因为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香肠派对》在东南亚上线30天内,便获得超1500万次下载,该游戏成为去年在东南亚下载最多的国产手游之一。
进入当地市场后,本土化运营是游戏能否在海外市场能长久发展的另一大关键。
KK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发现《无尽对决》在马来西亚开斋节等节日时,会举办消费活动,加入青包和其他节日装饰,贴近当地审美和节日气氛。
此前,谷歌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也曾在“游戏出海东南亚”相关研讨会上称,创酷互动的《叫我管老爷》在泰国和越南进行本土化运营,针对泰国玩家植入泰国皇室元素,针对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越南,游戏角色的形象、服饰等则贴近中国古代审美。
游戏社交平台Lita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平台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风俗文化等差异进行本土化运营,包括与东南亚头部游戏网红合作生产视频等,同时还孵化电竞战队、举办电竞赛事、创立海外MCN机构。基于精细运营,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已超300万。
随着越来越多国产游戏进入东南亚,竞争逐渐激烈,想在东南亚游戏市场掘金,注定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容易。在此情况下,厂商对东南亚市场进行针对性研发和精细化运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