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加油!下周二调油价,一升油或便宜0.2元
高盛认为,本周二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可以解释为风险交易恰巧让原油处于危险境地。该行指出:“技术因素和趋势跟踪的CTA(商品交易顾问策略基金)抛售加剧了跌势。例如,布伦特原油跌破了100日均线,而且有大量未平仓的看跌期权行权。在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会加速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抛售发生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之后,交易流动性处于季节性低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油价抛售并不那么令人感到意外,其规模和背景与2021年感恩节后的那次类似。”
在周四发布的另一份研报中,高盛分析师一致认为布油的目标价为140美元/桶,美油目标价为137美元/桶。该行分析师表示,原油需求不太可能大幅下降。他们指出,“对大宗商品而言,温和的衰退并不风险。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对大宗商品需求构成的威胁很小。”
分析师:全球各地原油储存量较今年的峰值已有所下降
不过,也有其他机构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将打击石油消费前景。当前,全球石油消费仍处在疫情后的恢复阶段,尤其受制于疫情,全球航空煤油消费较疫情前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一系列制裁以及金融环境收紧,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显著压力,因此,预计中长期石油消费也将受到一定打击。
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过去一个月走势 图片来源:彭博社
原油是一种稀缺性能源,绝对数量短缺,在人类长期消耗过程中,原油终将被消耗完。有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的原油库存仅够使用60年。此外,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显了石油的金融属性。从长期来看,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有供需因素、库存因素以及美元汇率因素。国际油价的短期影响因素则包括投机性因素、突发事件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机构下调了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预期,美国能源情报署(下称EIA)、国际能源署(IEA)和OPEC认为,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增幅分别为228万桶/日、337万桶/日、180万桶/日,较年初的预测值大幅下调。除此之外,高油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石油消费,根据历史数据,当油价处于100美元/桶以上时,石油消费与油价呈现负相关关系。今年3月份以来,油价大部分时间处在100美元/桶以上,对石油消费形成一定制约。
从供给端看,EIA周四表示,美国截至7月1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增加823.5万桶,远远超出预期的减少155万桶,前值减少276.2万桶。此外,精炼油库存低于预期,汽油库存低于预期。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副总监Yen Ling Song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伊朗原油退出储备,全球各地的原油储存量较今年的峰值已有所下降。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和Commodities at Sea的数据,截至7月2日,全球闲置至少15天的油轮装载的原油总量为1.003亿桶,低于今年5月第三周的1.25亿桶。
Yen Ling Song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一份置评邮件中表示,“最近,伊朗的原油储存量从5月中旬的近7100万桶降至了6280万桶。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有1900万桶原油从浮式储油库中‘流出’,只有1000万桶新增原油进入储油库。据欧佩克的数据,伊朗港口的原油总出货量在6月份超过了94万桶/天,较5月份的不足61万桶/天有所恢复,而该国的产量在5月和6月保持在250万桶/天以上。”
在Yen Ling Song看来,原油价格的波动还有运输瓶颈上的因素。他在邮件中补充称,“在年初至今的大部分时间里,原油期货一直处于现货溢价状态,而剩余的浮式储存原油则不是因为缺乏买家,而是由各大港口的拥堵和操作上的延误(通常是恶劣的天气造成)。大宗商品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这些石油在海上的平均滞留时间为25天。”
而对于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原油出口问题,Yen Ling Song在邮件中对记者进一步补充称,“伊朗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加产量的和出口,因为外界预计尽管没有达成核协议,但美国仍将允许更多受到制裁的伊朗石油进入全球市场,以帮助缓解石油供应紧张和的局面。委内瑞拉的原油库存在未来几周可能会下降,因为该国的原油出口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低于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