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上半年对美国进出口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今天(7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8.66万亿元,增长4.8%。(央视)
发布会要点一览
5、6月份外贸增速明显回升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5、6月份外贸增速明显回升。5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特别是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带动全国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5%,增速较4月份加快9.4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4.3%。
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2.95万亿、2.71万亿和2.47万亿元,分别增长了10.6%、7.5%和11.7%。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7.8%和5.6%。
上半年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1.48万亿元,同比增长53.1%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9.72万亿元,增长4.2%,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1%。农产品进出口1.04万亿元,增长9.3%,占5.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99万亿元,增长13.5%,占出口总值的17.8%。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1.48万亿元,增长53.1%,占进口总值的17.1%。
助力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进口,保障国内供给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通关保障工作。推进粮食进口便利化和来源多元化,完成缅甸玉米、马拉维大豆、巴西玉米和花生等输华检疫要求议定书签署。推进RCEP成员国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助力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进口,保障国内供给。
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带动全国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特别是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带动全国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5%,增速较4月份加快9.4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进一步提升至 14.3%。
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一季度平稳开局,5、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保稳提质还面临不少压力。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0.6万家,同比增加5.5%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贸经营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0.6万家,同比增加5.5%。其中,民营企业42.5万家,增加6.9%,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13.6%,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75万亿元,增长2.1%;国有企业进出口32万亿元,增长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