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葫芦岛空气异味长期扰民:刺鼻气味让人感觉“被掐脖子”
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疆 报道
自2022年年初开始,生活在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的孙健频繁地在空气中闻到一股“甜杏仁的味道”,闻久之后身体会出现嘴唇会发麻、鼻炎的症状。
最初孙健并没有在意,但今年5月份以来,随着疫情缓解,企业逐渐复工复产,他发现空气中的异味愈发加重,并且会根据风向而变化,“刮东风时候是一种甜杏仁味,刮东北风时候又变成了巧克力味,有时候这几种味道还会混合成紫外线杀毒的味道。”
在此之前,孙健从未出现过类似的身体反应,他在网络上发现不少葫芦岛本地人都提到空气异味对身体产生影响,大家不约而同指向了龙港区、葫芦岛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多家企业。
7月5日下午,当地官方称已组成执法工作专班,对涉异味企业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的21家涉气重点企业中,有4家涉嫌超标排放等违法问题,已立案查处。
截至目前,葫芦岛市的空气异味仍未消失。多位受访对象均表示,将会通过多种渠道继续反映问题。记者也多次尝试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均未取得明确回复。
刺鼻异味让人感觉“被掐脖子”
反映区域空气异味扰民的不仅孙健一人,并且有多位受访者表示长期受扰。
葫芦岛居民王红说,她从2016年搬到现在入住的小区后,几乎每天晚上12点左右都会闻到空气中多种刺鼻的味道,有时是类似六六粉和硫酸的味道,有时还会闻到杏仁的味道。如果遇上阴雨天,异味更加难忍。
今年7月初,王红感觉鼻腔里有异物,她急忙抠出一看,是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放在手里碾碎成了几块。王红去医院检查,医生提醒她龙港区周边空气不好,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反应可能与长期接触刺鼻异味有关。
王红出门时需要佩戴上工业防尘面罩。(受访者供图)
现在,王红出门时需要佩戴上工业防尘面罩,否则每呼吸一口气,她的喉咙都会疼,感觉有人掐着嗓子似的。
孙健和爱人每天不敢开窗通风,但异味还是能从缝隙中飘进来。为此,孙健只能每晚戴着口罩休息,“快睡着时再把口罩摘下来。”
根据孙健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在前几日葫芦岛的一场雨后,几只昆虫在地面上四肢抽搐,“下完这场雨之后,地上有很多小虫都死了,就等于下了一场农药雨,把虫子直接都打死了。”
当地居民实地调查中拍摄的排污河道。(受访者供图)
从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看到,几位关注葫芦岛空气异味的网友一同前往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内的北港工业区,他们发现在北港工业区不远处的沙滩上,有多家企业的排污口,通过多个管道里向外流淌的污水散发着一股强烈刺鼻的异味。
多名受访者证实了这段视频拍摄地确为北港工业区附近,这也让大家更加确信鼻炎、喉咙痛等症状,与工业区内的企业排污有关。
异味源头或因危废仓库的一场火灾
孙健曾向当地多部门投诉,相关工作人员回复他说,葫芦岛市空气异味起源是发生在葫芦岛市兴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兴明环保”)的危险废物仓库的一场火灾。
当地居民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落款为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局5月31日出具的《关于我市区域异味问题有关情况的报告》。
该文件提到,兴明环保是一家以处置利用危险废物为主的企业。2021年7月31日,该单位危险废物仓库发生火灾,仓库内储存的危险废物大部分过火。按照上级要求,该单位于2022年3月初启动事故后的库存危险废物处置工作。在企业自处置和转移处置过程中,需将厂区危废储池内的危险废物及包装物挖出、分拣,对储池原有状态产生扰动,再加上物料转移、包装物破拆等环节均有短时间的外环境暴露,无法做到完全封闭作业,受这部分危险废物本身特性影响,导致间断性出现挥发性气体外逸引起周边异味问题。
2022年4月中旬,兴明环保停止自处置,向其他危废企业转移处置也基本完成。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检查发现危废储池周边区域仍有异味,对企业做出覆盖、封闭危废储池等要求。4月27日、28日,该局对兴明环保、东野环保和英华环保等3家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情况开展监测,各项数据均达标;5月22日再次监测,数据显示英华环保有组织排放废气中颗粒物超标,立案处罚。5月22日至25日,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局对上述3家企业全方位检查,发现均存在危废暂存库封闭不严、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理装置运行效果不佳问题;英华环保废气处理装置跑冒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