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泽连斯基儿时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还就读于同一所小学。两人都喜欢喜剧,算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和挚友。
此外,巴卡诺夫还是泽连斯基的商业伙伴。
据西方媒体报道,早在2012年,巴卡诺夫、泽连斯基和他的首席助手谢菲尔就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塞浦路斯和伯利兹经营着一个离岸公司网络。
两人涉足政坛的步调也几乎是同频的。
泽连斯基2015年出演喜剧《人民公仆》,第二年,乌克兰多了个与这部热播喜剧名称相同的全新党派——“人民公仆”。巴卡诺夫2017年起担任该党党首,直到2019年被任命为安全局局长。被解职前,巴卡诺夫已在局长的位子上干了3年。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巴卡诺夫未能提前部署炸毁横跨第聂伯罗河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泽连斯基认为,这直接导致俄罗斯军队长驱直入战略城市赫尔松,由此对巴卡诺夫的管理能力失去信心。
赫尔松市。
此外,巴卡诺夫手下的“叛徒”越来越多,接二连三有人被查出和俄罗斯“里应外合”,甚至在前线战场与俄军并肩作战。
比如,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几个小时,安全局内部的准将劳莫夫匆忙逃往国外。
在赫尔松遭袭前,安全局赫尔松分局局长克里沃鲁奇科命令手下军官紧急撤离。
还有的在逃亡路上出卖重要情报信息。乌克兰当局指控克里沃鲁奇科的助理萨多欣在随特工车队向西逃离时,对从克里米亚向北推进的俄罗斯军队透露了地雷埋设位置,并协助俄军战机寻找最佳飞行路线。
层出不穷的问题统统被算到巴卡诺夫的头上。
巴卡诺夫。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泽连斯基今年6月就透露出想辞退巴卡诺夫的想法。
连日以来,除了政府事务外,这对老朋友几乎很少聊天。
“我们对他(巴卡诺夫)的反危机管理技能非常不满意,正在采取措施,好努力摆脱他。”一名与泽连斯基关系密切的乌克兰高级官员曾公开表示。
果不其然,泽连斯基最终以“叛国罪”为名,摘掉了巴卡诺夫的乌纱帽。尽管相关调查仍在进行,“叛国罪”尚未找到实质证据,但巴卡诺夫用人失察的责任是跑不掉了。
国内知名互联网军情资讯分析人认为,泽连斯基下决心大刀阔斧改革安全局,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同时达到打击俄罗斯情报网络的目的。
“每一个问题都会有答案。”泽连斯基说。
亲俄基因难消除
安全局一直以来就是泽连斯基的心头大患。
它的前身是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乌克兰分局,亲俄基因与生俱来。
1991年,伴随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乌克兰创建了新的情报机构“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看上去改弦更张了,但其实质换汤不换药,只是把原来的“克格勃乌克兰分局”的牌子换了个名而已。
别看乌克兰国土面积比美国小16倍,但情报部门的摊子铺得一点不输美国。
安全局拥有约3万名员工,和有着3.5万名员工的FBI不相上下,更是英国军情五处的7倍多。
除了传统的收集国内情报和反情报,安全局的职责还包括打击国内经济犯罪和腐败。
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一部分亲俄武装势力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部分地区。
一片混乱中,安全局内部也出现了亲俄派和亲美派的激烈内斗。
当年,新上任的安全局局长纳里瓦伊琴科曾亲口承认,“俄罗斯特工已经渗透进了国家安全局”。
同时,随着乌克兰与西方国家越走越近,美国记者多夫曼曝光,安全局内部接受过美国CIA特训的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成抗俄主力。
亲俄和亲美两派在安全局内部撕扯,让这个庞大的机构越发凌乱。
泽连斯基上台后,任命发小巴卡诺夫执掌安全局,任务之一就是清洗潜伏其中的亲俄势力,并进行机构改革。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这股亲俄势力不断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