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划船下班上热搜 环境好了,护城河里可以划船吗?
观点
公共空间管理应体现温情多“引导”少“禁止”
“从去年九十月份开始,我关注到北京亮马河改造后的人气越来越高,这也说明,公共空间改造得好,就会赢得民众赞誉,吸引大家开展各种活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工作20年,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认为,在公共空间树立一堆“禁止”牌并不可取,公共空间管理应体现温情,“我们鼓励容纳更多活动的公共空间。”
无论是划皮划艇、划桨板,还是现在同样很火的滑板,都有一定危险性。刘岱宗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为市民提供安全游玩的活动场地。当然,“没有绝对安全的公共活动,就像不能因为道路事故就取消道路,不让市民出行。很高兴地看到,现在北京在一些商业街区、公园,已经规划了滑板场地。”
至于水上活动,刘岱宗建议,管理部门可以在河岸存放一些救援设备,比如浮漂、救生圈等,并请河道两岸的商家共同维持秩序,带动河岸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共赢。“无论是街道还是水系,都应该是开放包容的。管理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引导大家更安全地使用公共空间,而不是扼杀公共生活。”刘岱宗告诉记者,他在荷兰、柏林和伦敦,都看过设置在河流上的公共漂浮泳池,“可以引导大家安全地在河流上游泳。”
当然,河流如何使用、哪些河段可以进行水上活动,这些不应该是“真空地带”。“划船上班”的杨先生也表示,希望得到明确的安全引导。
“目前针对这种在城市河湖进行游泳、皮划艇的情况,相关城市管理部门虽然采取了设立警示牌、劝导等行为,但收效甚微。”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陈松川表示,城市河湖多为开放水域,空间广,只依靠某一部门管理,存在客观困难。对此,他建议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探索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利用好智慧城市建设形成的各种设施和手段,及时发现、反馈、劝阻存在危险的亲水活动。
同时,“疏堵”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开放更多水域供市民开展亲水活动,“随着近几年北京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市民游水、戏水的合理诉求也需要重视,希望相关部门能考虑从服务居民的角度出发,真正把北京打造成为一座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陈松川说。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王天淇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