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业强企再度封闭运行7天,华为比亚迪富士康“淡定”
“这波疫情暂未对公司产生明显影响。”比亚迪方面表示。
希望能“抓大保小”
2022年上半年深圳的经济增速放缓,预计GDP同比增速约3%。今年3月深圳重点企业封闭运营一周,当月经济负增长。幸好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很快,出口型电子产业也基本没有受疫情防控影响。业内认为,这次深圳百强封闭运营政策的出台,吸取了3月的经验教训。如果全面封控,将导致税收下降、GDP增速下降,所以这次先要求大企业封闭运营,避免大企业停工。
深圳梦派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丹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这次深圳百强封闭运营政策的出台,希望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大企业在疫情流行时不停工的演习;二是为中小企业所在工业园实行闭园运行探索经验,所有物流到园区门口交接、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就可以了。
不过,“希望政府不要‘抓大放小’,如果这样防疫,对小企业是不公平的,有可能会冲击小企业的员工就业。”刘丹建议,“希望政府‘抓大保小’,现在大企业闭园运行,也可以为今后中小企业所在园区探索出闭园运营的方法。我们是300人的小公司,希望政府也出台一个针对园区的闭园运行措施。我们可以做到100%员工在园区居住,哪怕原来工人是两人间,现在变为四人间。只要可以上班,不与外界接触,把饭菜送进去,物料进出在园区门口交接。”
瑞利声学联合创始人、珂瑞健康科技创始人张志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建议政府“保小救优”,给予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公司救助,让中小企业生存下来、活跃起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服务链条才能保证延续。如比亚迪,若某零件供应商或某个环节的服务商倒闭或破产,其实比亚迪汽车也同样无法实现正常高效运作。“保小救优,保证了广泛的就业,保证了创业的火苗,为未来经济的再次腾飞保留了最广泛的基础。这需要的是政策环境,需要公平竞争和放宽准入,效率反而会更高。”张志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