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自愿降薪却无处可去,欧洲足坛的“第一场雪”比经济衰退来得更早一些
在经济环境之外,则是俱乐部的运营策略。在上述资深人士看来,球员薪资的变化更多因为前几年各大俱乐部的扩张和野心,以及对收益估计过于乐观。而疫情之下,由于俱乐部收益显著下降,这就形成两个极端,高收入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博弈必须经历这样的转变过程。
“职业足球(对普通公民来说)并不是一个必需品。”武雪松告诉记者。“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悲观的预期之下,谁还会付那么多费用看球呢?有还是会有,但是这个意愿表现在经济上就会差很多,巴萨的问题就是这么来的。巴萨实际上都是在按照之前既定的轨道、原有的规律去发展,然后按照最好的预期去花钱。巴萨这种俱乐部是会员制,本身不是一个企业,受的约束也比较少。那么,当进入经济下行或危机的时候,巴萨这种俱乐部的问题就会被放大。”
而在疫情的大环境下,“资本都投的是一些硬核的科技,或者是医药这类刚需的赛道。”他补充说道。
希望
当欧洲经济都站在了衰退的边缘,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各大豪门为何降薪了。
谈及对于欧洲足坛接下来的走向,上述资深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顶级球员的薪资还会继续回落,才能让各大俱乐部回归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在他看来,尽管最近几个赛季有顶级球星的薪资受到冲击,但欧洲大多数俱乐部还是以务实的态度在运转,在比较谨慎和理智的投入,只要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他们还是可以过得比较好,大多数俱乐部和球员其实能接受现状。
不过,他同时指出,对于五大联赛的顶级豪门来说,它们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就比在那些长期在低成本环境中运营的俱乐部要大得多。“当这些顶级俱乐部受到俄乌冲突、经济放缓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之后,必然会导致运营上的困难。”该人士向记者补充道。
武雪松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记者解释说,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整个市场的需求下降了,产品的价格自然就要水降船低。他认为,职业足球、竞技体育,一旦价格贵了,那便将不再是必需品,但是如果价格降下来,又会成为球迷的刚需,毕竟球迷的基础是在的。
记者|蔡鼎
编辑|王月龙 兰素英 易启江
校对|何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