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最高3000亿楼市纾困基金将成立”,地产股大涨又是一日游?
不过,7月25日下午,针对即将成立纾困基金和棚改专项债一事,有两位房企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好像没有听到过这个计划。”
棚改货币化重出江湖?
7月25日,易居研究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将设立纾困基金和棚改专项债这一传闻)真实性很高。尤其考虑到当前房地产销售市场的压力、保交楼政策等,下半年房地产政策势必会有一些新动作和新亮点,拉动投资,刺激市场需求。”
在严跃进看来,若该传言真实,后续要重点关注纾困基金的规模和投资情况,预计棚改专项债的相关内容将对重点房企和重点城市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助于市场行业的提振以及市场预期的调整。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4月初,有关棚改和货币化安置的相关问题重新被市场关注。4月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发文表示,推进货币化征拆安置。对新的征拆安置项目,以货币化安置为主,鼓励被征拆群众选择货币化安置。同时,兰州还将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从30%调整至20%。
业内认为,兰州这一推进货币化安置的政策已然是房地产市场的“底牌”。6月20日,郑州“跟进”。郑州市人民政府发文表示,对郑州中心城区的棚户区改造推行房票安置。值得关注的是,“房票”相比较“货币化安置”而言更有绝妙之处,购房人不仅能够享受安置补贴权益金额8%的奖励,还可以享受3个月过渡费的现金奖励。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住建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市场开始出现大规模棚改浪潮。而手握房票和安置资金的住户们则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也使得房地产库存大大减少。
那么,已经有城市重启货币化安置,再叠加棚改专项债传闻,房地产会再次迎来“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