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有风险,翻车正当时。江西“周公子事件”余音未了,“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就紧跟着冲上热搜,不过这次晒薪酬的并非员工本人,而是其妻子所为。相关截图显示,有博主在小红书上晒出其配偶的收入水平及两人合照,并配上由中金公司开具的“月均收入为82500元”的收入证明。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小红书博主“实力坑夫”的后续是,该事件已然引起公司重视,据中金公司透露,目前该员工正被停职调查中。
有富不炫,犹如锦衣夜行。炫富大概是潜伏在某些乍富群体内心深处的一种显示优越感和成就感的本能冲动。譬如这位90后券商交易员,年纪轻轻就月收入超过8万,确实可以碾压绝大多数国人。想想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无妻无子,即便残疾也要靠手艺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二舅,想想加班猝死,想以一己之力为全家还债的杭州女孩,这样的对比尤显强烈。
也正因为如此,炫富正在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为。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权势阶层的炫富,而现在像国企员工、证券交易员这样的普通人的炫富,也能瞬间引爆舆论。这背后折射出一种普遍的困境。一方面,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大家的收入多少都有停滞和下滑的趋势,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另一方面,自2021年以来,基金一直处于下行区间,基民大多跌到一脸惨绿,每一次基金话题上热搜,都让人心惊肉跳。日子都好过的时候,你吃山珍海味也没啥,但当大家都吃不上肉的时候,你悄悄吃肉就也罢了,还吧唧嘴,这就是有点挑衅的意味了。
炫富与一个人的格局和见识有很大的关系,但说到底只有私德无关公共利益,其本身并不值得上纲上线。“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所引发的汹涌民意,并不是大家看不得有人炫富,更不是仇富心态,而是出于对社会隐性公平的一种焦灼感。数据显示,中金公司一季度应付职工薪酬超112亿人民币,而该公司参保人数为4143人,平均算起来,人均月收入是90万,该公司高管年薪普遍在500万以上,月入8万的这位,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喽啰。
这看起来很讽刺,但没有人能笑得出来。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在任何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收入应该与其个人能力和社会贡献大体匹配。譬如此前两名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每人奖励500万,没有人觉得多,只会觉得少。但是请问,证券公司为国家为社会做了什么,员工的个人能力体现在哪里?给基民画大饼,还是把基民当韭菜割了?
投资有风险,无论股民还是基民,都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但本质上证券业是服务行业,其价值应该体现在服务品质上。如果客户亏到欲哭无泪,而服务者数钱数到手抽筋,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服务体现在哪里?如此低劣的服务,又如何配得上高薪?更重要的是,哪来的动力改善服务品质?
这已经不是证券从业者第一次炫富。而业内给出的对策是,出台明文规定,禁止员工和员工家属炫富。有券商甚至提倡家风建设,从禁止开豪车、戴高档手表等方面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员工炫富,避免给公司和行业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应对,不仅严重脱靶,而且显得十分搞笑。公众真正在意和反感的是炫富吗?不允许炫富,证券业高薪低效的事实就不存在了吗?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把问题给“解决掉”,结果只能是问题越来越严重。
“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上热搜,并不是一个炫富的问题,它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更应该追问的,其实是证券行业低效却高薪的畸形的收入分配机制。证券从业者拿的是佣金制,不需要承担投资者亏损的连带责任,但佣金的比例应与业绩考核联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但目前来看,我国的证券业还处于野蛮生长的粗砺阶段,无论盈亏都不影响拿高薪,从而造就了大量“低效高薪”的从业者,整个行业的专业操守和专业能力极为低下。这不仅对投资者不公平,有“吸血”之嫌,对于证券行业乃至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众所周知,无论是证券还是金融,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失去了信用,也就失去了人心。
我就问一句:拿着高薪的基金经理和交易员们,你们的信心还剩下几文?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