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练过拳击的同学可能乍一眼看不明白,这个姿势到底高明在哪里,请容我细细为大家道来。一个人头部最脆弱的地方是他的下巴,因为下巴的位置正好可以将力量传播进人的脑干和小脑产生脑震荡。

在拳击比赛中,重拳击中下巴是最为常见的KO方式。因此,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下巴成了令一代又一代拳击手机关算尽、抓耳挠腮的重要课题。

早期的拳击像来是通过手部的方式进行防御的,人要是打过来,就把双臂提起来挡下这一击,护住自己的头部,同时将身体弯曲起来,让手肘和手臂护住自己的躯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拳击手们又琢磨出了另一种防御方式—— 肩部防御 ,其核心理念在于,将自己的身体侧过来,提起一边的肩膀,然后直接用肩膀来挡住对手打向下巴的拳头:

这是个很赖皮的战术,由于肩膀整体成一个向上的角度,因此打过来的拳头大概率会顺着肩膀的方向滑走,又或者直接打在肩膀上无法将力量打进对手头部。
在抬起肩膀的同时他们会将自己的前臂弯折过来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来防护自己的腹部:

在身体另一侧的后手会紧挨着自己的下巴,给予下巴多一层防护。如果这个时候对手换了个方向打了摆拳攻击他们的另一侧脸,他们可以立刻将后手换个方向来防御。

提肩防守的灵活多变在拳击技术中为选手提供了极佳的防护,而且可攻可守,被一代又一代的拳击手学习效仿,发扬光大。
一代宗师李小龙也曾在他的电影里用过类似的站架:

而说起提肩防守的最高境界,当属上文提到的美国拳王佛洛依德梅威瑟。

提肩防守在他的手里,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利器,360度无死角的防御令他的对手苦不堪言,他本人也成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五十连胜的不败拳王,出色的肩部防守技术也为他赢得了“老肩巨猾”的称号。
上文提到提肩防守名扬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1987年诞生的初代街霸,在对隆的站架设计上,极有可能参照了这个老牌拳击技术。而且80、90年代,正好是日本将传统空手道和现代拳击相结合并推出“日式踢拳”的时代。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隆的攻击动作,你会发现,隆的手部出击动画,确实有些拳击的影子在里面,比方说隆的这个前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