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币”割韭菜,为何会有人上当?律师:涉嫌多项违法行为
中新经纬7月31日电 (魏薇 实习生 郭西子)31日,“二舅币崩盘”这一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近日,一则《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随后,一位自称二舅币发行方的推特用户“second uncle dao”称,他们发起了second uncle dao,并会将筹款捐赠给二舅,为二舅的养老提供保障。
28日,有网友援引安全专家的说法称,second uncle coin(下称二舅币)池发生Rugpull(指加密行业项目方突然放弃某一个项目或撤出流动性池子,卷走用户投资资金的诈骗行为)。据统计,本次诈骗事件的利润总额高达130万美元。但30日,“second uncle dao”否认了跑路传闻。在这起闹剧背后,二舅币究竟是怎么火的?为何会有人上当?
二舅币蹭热度
中新经纬注意到,“second uncle dao”的推特账号注册于今年6月。在7月28日,该用户便开始蹭热度,兜售二舅币。
来源:推特
他在推特上写道,“一群旨在帮助二舅的爱心人士发起了second uncle dao,通过区块链将爱心传递,营销钱包将全部捐赠给二舅,依靠大家的力量为二舅的养老提供保障,让二舅的生活不再有遗憾”,在后面还附上了合约地址。
而就在7月28日当天,一个名为“Who Cares News”的账号发文,称“安全专家Iketrinia Rais发推表示,监测到近日大热的second uncle coin二舅币(简称SUC)池发生Rugpull。一合约部署者已通过Tornado Cash清洗赃款,截至目前代币SUC价格已下跌99.7%。据统计,本次诈骗事件的利润总额高达130万美元。”
“second uncle dao”则在7月30日回应了相关跑路言论,称:“团队未曾Rugpull,也没有撤池子,所谓的专家推特在哪里,能否指路一下”。
中新经纬并未在推特上搜到这位名为Iketrinia Rais的安全专家,但“二舅币”这个虚拟币项目确实存在。
7月31日,中新经纬在虚拟货币资讯网站Top100Token查询发现,目前该网站已查询不到“second uncle coin”这个项目。但通过网页搜索,“second uncle coin”仍然能在Top100Token上显示。
简介中显示,二舅币是一个新生代币,是近期在币安智能链上创建。该介绍还指出,该页面是根据近期的公开信息自动生成,该代币项目目前还没有提交官方注册资料,请投资者在投资前考虑到前述情况。
来源:Top100Token
该网站还提示称,其智能合约分析发现,这种代币与常见的诈骗代币非常相似,确保用户完全了解与交易此代币相关的风险。
为何二舅币能“割韭菜”?
为何依靠一则短视频发行的虚拟币,却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吸引关注?
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这是典型的热点流量币,蹭社会热点,凭借其流量吸引投资者。投资者也理解这个逻辑,并且认为热点流量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接盘,所以才投资。
刘昌用分析称,这种币的发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在主流公链上花几分钟,几十元钱就能完成。关键是发现热点,快速实施,然后利用社交平台加速传播。一般牛市会传播时间久一些,因此很多早期投资者收益颇丰。目前是熊市,难以持续传播,估计没有多少投资者获利。这里说的投资者改为投机者更合适。
“二舅币和前两年火起来的狗狗币、动物币一样,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这样的币有多么长久的价值。但他们觉得既然流量这么大,我要是先进去的话,那么这个流量就会支撑后面的人继续投资,所以总会有人接盘,那么我在一个适当的高点把它卖掉,这其实就是纯粹的投机行为。”刘昌用说。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同样认为,“二舅币”是没有任何信用保证的融资行为。“本身虚拟加密货币就是人人可以发行的,可能会有一些发行成本,比如以太坊就会收取gas作为合约费用,用户就可以随意地订立智能合约。这几年的虚拟加密货币都是如此。”盘和林表示。
盘和林提到,就此次来看,之所以有人会上当,是因为采取募捐融资的方式,有人相信发起人会将钱兑现,但其实没有任何规则来约束发起人兑现承诺。发起人利用“二舅”视频推波助澜,获得用户流量,然后利用大数法则,因为总有几个“单纯”的用户,但哪怕是1%的用户轻信上当,也会是庞大的诈骗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