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专访王心凌:一份保持18年的甜
第二次公演,王心凌唱《山海》。节目组的意图很明显,一切叙事都指向一个故事:甜蜜教主挑战自我,不再唱小甜歌,转身变成摇滚女王。这样的故事,大概更符合主流价值观,更有起承转合,有蜕变、反差、炸裂和成长,更乘风破浪。
于是,选歌环节,万众期待。同组的谭维维称:“心凌的加入绝对是意料之外。”那英则说,想要“看到她凶猛的一面”。
二公舞台,王心凌与谭维维合作《山海》在pk中胜出
练习过程也要尽量艰难。张天爱说,宿舍里,王心凌准备《山海》,每天练到凌晨4点。镜头中,她很焦虑,叹气,小心翼翼,“我不太会”“我完全不会”。手指在耳机线上不断缠绕,打开扇子,转笔,收行李时在练习;半夜,其他女明星在楼下吃夜宵,王心凌还在练习,用真声高亢地唱着《山海》的副歌。
的确每天都练到很晚。但原因之一是“下班时间也比较晚”,王心凌说。其次是工作习惯,“你设定好了这首歌的情绪,它有一些小技巧跟情绪的堆叠的方式。唱歌不能那么制式地去唱它,但你在不制式地去唱它之前,必须要做一些反复的练习”,然后,演唱成为一种自然反应,根据现场环境有所发挥,这十几年来,她一直是这么做的,“这是我的习惯”。
至于选择唱《山海》,“直觉”的成分要比“去挑战些什么”多。对这首歌,她“有那么点把握”“知道我可以做到”。如果要说挑战,用真声唱到F5算一个。至于其他,“我是蛮有把握的,就像一进来的地方,娓娓道来的唱歌的叙事方式,这个是我有把握的。”
面对观众的反馈,她的反应一样“直觉”。“嗯,吓死你们”,她露出小小的得意表情,“看到他们这样的反应,我也觉得很满意。”
2
没有想象中非证明什么不可的决心。浪姐第一期,王心凌就宣布:“甜心奶奶也不错。”编导不死心,第四期又问她:“你从刚出道的时候,很甜美系的王心凌这些歌,一直唱到现在,你自己会有一段时间觉得……”话音未落,王心凌主动接了过来:“会不会唱腻是不是?我不会。”
唱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同时代的女歌手们付出漫长的代价,态度坚决地与唱片公司定位的那个自己切割。但王心凌始终兢兢业业为市场制造甜品。然后,这份甜美,穿越近20年,再度与听众产生碰撞。
她的确完全接受了自己的“甜”。“我与生俱来的声音就是这样,我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鼻头,圆圆的脸,我给人家的感觉就是甜美。”她对《贵圈》说。
可是,过去十几年,她也尝试过一些改变。2007年年初,第五张专辑《Magic Cyndi》,她剪掉长发,服装由学生制服转为轻性感风,这被视为她初次尝试转型。第六张专辑,《Fly! Cyndi》,造型重回甜美,但此时,台湾实体唱片市场竞争激烈,外加流媒体兴起,唱片销量下降,《Fly! Cyndi》成为她在《爱你》之后销量最不理想的一张。她发现,“歌迷还是更接受专辑里那些欢快的歌和抒情慢歌,而不是个性作品。”
在她看来,第一张专辑里,《灰姑娘的眼泪》是“被选择”的,它最不像自己,艰涩、要强,要开跑车、扮酷。那时她年纪小,公司掌握了主导权,她乖乖服从安排。但从《当你》开始,就是她自己了——这同样是第一张专辑里的歌曲。MV中,她穿的就是自己国中时期的制服,歌曲里满是青春少女小心翼翼的试探和表白。
至于其他,“我们的确有一两张专辑因为外界的声音去做气氛上的改变。”她说。但她又说:“我们做的是一张专辑,不是单曲嘛。一张专辑,10首歌我们可以去做调配。里面还是保留一些抒情的情歌,跟一些欢乐的快歌。”她坦荡承认,很多张专辑里,都会有想立刻按“下一首”的歌,她用“大调”和“小调”来类比,“小调比较有个性,大调会听起来比较欢快,还是会放一些大调的快歌,这是我跟铁粉们的默契。”然后她渐渐发现,最终受到好评的还是那些“大调”,“这个也是最舒服自在的。所以其实不应该把甜美当成包袱,它其实就是我的特色,它就是我人生中很大的一块。 ”
3
可她的人生,分明不是甜姐剧本。她在单亲家庭长大,很小便要帮弟弟泡牛奶、换尿布,最穷的时候,她和妈妈、弟弟同吃一份便当。出道之后也并不平顺,有那么些年,她陷入绯闻当中。她的个性也不止是甜美,会因粉丝善意调侃她是度假天后而愠怒,也会在看到种种翻唱《大眠》的版本时,正儿八经地录视频,一字一句教大家“正确唱法”——这在一些人眼中毫无必要,怎么翻唱是个人自由,她为什么这也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