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伦想要离开辽宁男篮。
8月2日一整天,新华社先是发布了两篇通讯消息,报道郭艾伦向辽宁队提出转会申请以及郭艾伦想要离开的个人想法。
随后新华社又在当晚发布了一篇新闻分析,讨论了郭艾伦“跳出舒适圈”后可能面临的选择。
不到12个小时之内,三篇稿件环环相扣,全部由郭艾伦的经纪团队透露给新华社来进行权威发布,这样的情况在CBA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
但“罕见情况”背后的另一层意思也不难读出——郭艾伦已经铁了心想要离开辽宁男篮。
那么,郭艾伦面前到底有着几条路?他能复制周琦的“海外路线”吗?
郭艾伦已经为辽宁队拿下两个总冠军。
辽宁男篮的挽留,合情合理
不管是郭艾伦早有去意,还是像他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所说的“队友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而产生了想要跳出舒适圈去“挖掘更大的潜力”。
既然郭艾伦已经表明了想要离开的坚决态度,那么过去他和辽宁男篮的各种纠葛也不必深究,如今需要更多考虑的应该是郭艾伦的未来会在哪里?
目前,辽宁男篮虽然没有公开回应郭艾伦的申请,但是球队的态度明确,那就是不会放人。
据《东方体育日报》透露,北京北控和青岛男篮都曾经尝试得到郭艾伦,不过辽宁男篮拒绝放人,并且决定与郭艾伦进行顶薪续约。
辽宁男篮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尽管郭艾伦为辽宁男篮带来了两座总冠军奖杯,但是球队在培养郭艾伦的过程中也同样花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经费。
这也是为什么新华社在分析郭艾伦的去留时强调了——“虽然有声音说顶薪球员优先签约对于联赛人员自由流动是一种限制,但是必须承认,这一政策短期看能够保护投资人的积极性,长期看能够保护球队青训培养的积极性。”
NBA球员市场的“自由”和CBA球员市场的“约束”,终究是成长与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
前者是由NCAA的校园篮球和海外联赛来培养青年球员,后者的大部分球员都是建立在职业梯队建设和青训培养的基础上,球员和俱乐部以及地方体育局在合同之外,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此之外,考虑到辽宁男篮即将开启他们的“卫冕之路”,在高诗岩基本确定转会山东男篮的情况下,如果放走了郭艾伦,那么球队后卫线上的空缺难以补位,同时又给自己在联赛里增加了一个难以限制的对手。
这样的情况下,辽宁男篮根据CBA联盟规定的D类合同独家签约权决心留住郭艾伦,也是合情合理。
留洋,还来得及吗
那么,如果现在摆在郭艾伦面前的选择只有“留下”或者“留洋”,那么郭艾伦不妨彻底跳出舒适圈,去海外寻找一个有合适出场机会的联赛和球队,放手一搏。
其实早在2012年,希腊球队帕纳辛纳科斯就曾想要引进郭艾伦。
据媒体报道,彼时双方进行了深度谈判,帕纳辛纳科斯甚至向中国篮协发出相关信函,而辽宁省体育局也明确表达支持郭艾伦去海外锻炼,但最终俱乐部未能放行。
如今10年过去,郭艾伦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潜力无限的年轻人,但如果郭艾伦能够在即将29岁的年纪依然在海外联赛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郭艾伦和中国篮球来说,都受益匪浅。
郭艾伦要洗刷“郭一分”的恶名。
回看中国篮球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对于高水平海外联赛的冲击,有机会在海外联赛站稳脚跟的球员凤毛麟角。
不管是姚明、易建联还是周琦,他们都是内线长人,而且在被NBA选中时,他们都是凭借着极其出色的静态天赋(身高+臂展),加上出在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空间”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