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告诉企业家的是,真正的商业向善,不仅是简单的捐款这种传统的公益方式,而是用商业的逻辑,更有效率地解决社会问题,让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并因此让企业家赢得尊重,获得尊严。”朱睿说。
傅昌波则认为,企业慈善是我国新时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慈善行为都值得鼓励和褒扬。从国际上看,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企业慈善即使抱有提高商誉和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也是应该得到允许的。
“企业本质上应当是营利机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多个层级,最基础的,是合法经营、创造利润、照章纳税,对投资人、员工和环境负责;进阶版的,是要尽可能让企业自身成为向善的力量,能够为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等做更多贡献。对于进阶版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当量力而行。”傅昌波说。
在傅昌波看来,企业在创业或转型过程中,基于投资人的共识,或许在特定时间段可以有战略性亏损,但仍要有明确的营利路线图和时间表。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不盈利,同时又持续做大额捐赠,这样的企业可能持续不了多久,因为它颠覆了企业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企业家没做好的情况下,就想做慈善家,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傅昌波说。
目前,摆在鸿星尔克面前的难题是,热度消散后,如何依靠品牌自身影响力留住消费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