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折拍卖、持有5年亏损二三十万!海景房为何跌到白菜价?
“在过去,海景房的投资属性一直要比居住属性强。不少海景房项目,基本主打的是养老和度假,疫情导致这些区域的人流量下滑,也带来了海景房预期投资收益的下滑。部分海景房项目因为长期生活居住配套没跟上,在不是旅游旺季的时候,更容易给人以一种冷清的感觉,再加上全国房地产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容易引起部分业主的抛售心理,降价挂牌也在所难免。”
“海景房作为短期旅游的居住产品,我认为还是有市场份额的,但价格重回上升区间的时间,则得看疫情何时结束,以及房地产市场何时恢复到正常交易水平。”
“对海景房来说,我认为应该想办法增加更多附加值,包括环境溢价、生活配套改善、打造成特色旅游景点等,这有利于增强其抗跌能力,使项目获得更多持续发展机会。”
7月26日,TOP10房企一位品牌人士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海景房短期内应该没有反弹趋势。
“首先大家对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还没有恢复,海景房也会受一定影响。另外,消费者更加理智成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离海更近的房屋类型有投资意向,而是选择同样为海滨城市、稍微远离海边的产品。选择海景房大多为旅居、度假需要,目前疫情原因,各地出行受到一定影响,也是市场趋冷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对于海景房破局,马洪波认为:“要提升整体的度假属性,配套要完善、产品要升级,要能够令人长期居住下来,把人引过来。或是通过运营,将海景房变为民宿或者酒店,通过运营来提升价值。归根结底,还是要让人住过来,不管是买的人还是租的人。”
(每日经济新闻和腾讯房产联合发布)
记者手记 | 普跌之后,海景房需要跳出“纯海景”概念
某社交平台常年挂着一条热门话题:北方人没见过大海和南方人没见过大雪,哪个更遗憾?
海景房有特定的存在意义。在过去一些年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水平上升,很多人愿意将海景房当做个人的资产配置之一,尤其是快要退休养老和喜欢旅游度假的人。
对海景房而言,“环境资源”是底线,只要这个底线没被破坏,海景房的价值就会一直存在。但海景房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确实出现了各种各样问题,主要体现在价格下跌、周边基础配套不完善等。
6月末的青岛,阳光很强烈,有时海风很急。因为采访海景房,记者在青岛见到了许多人,业主、置业顾问、房企人员、农民工,对于青岛房价,尤其是海景房价格下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记者并未在他们的话语中听出抱怨,更多的是面对当下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房企人员说:“我要打出产品的差异化,再深化渠道,下半年市场会回温的。”
惠州也存在类似现象。有业主因为不愿意低于成本价卖房,导致房源挂牌一年也没成交;也有业主为了卖掉惠东片区的海景房,不得不从外地赶过来,亲身下场“当中介”。此外,海景房周边的基础配套,是业主吐槽最多的方向。有些海景房项目,仅是屹立于马路周边,除了能看到海景外,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几可忽略。
海景房像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1] 深圳新楼王东部华侨城天麓单价近13万元 南方日报
[2] 精准配置资源 保障一流城市用海 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