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全球“高烧”不退,更可怕的是极端高温今后可能每10年就一次

图说:街头过马路的路人纷纷撑着遮阳伞抵御烈日炙烤 杨建正 摄 Yh5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夏天,全球都在经历着史上少有的高温酷暑天气。当地时间8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Yh5拜客生活常识网

早在今年3月到5月,热浪就提前抵达北半球某些地区。3月底,印度部分地区的气温就超过了44℃,比往年最热的时期提早了很多。6月开始,从上海到伦敦,史无前例的热浪正在席卷着世界许多地区。日本等国报告了上万宗中暑病例,西班牙、葡萄牙出现上千宗热射病死亡病例。连向来凉爽的英国也未能脱逃高温。7月19日,伦敦希斯罗机场气温达到有气象记录的181年来第一个40.2℃,连机场的跑道都热变形了。今年7月,南极海冰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较过去20年间的7月平均水平缩小了7%。这是南极自44年前开始有卫星监测记录以来最小的7月海冰覆盖面。而近来南欧、北美多地爆发的毁灭性野火事件,也都和突破历史极值的热浪侵袭有关。越来越多主流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引起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8月初,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观测纪录。Yh5拜客生活常识网

世界气象组织(WMO)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一年期至十年期气候最新通报》,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目前全球年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1.1℃,而1.5℃,被普遍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转折的临界值。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如果全球升温1.5℃,接受研究的10.5万个物种中,将有约6%的昆虫、8%的植物和4%的脊椎动物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升温2℃,则将扩大到18%的昆虫、16%的植物和8%脊椎动物。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还将导致高纬度苔原和北方森林退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致使海洋酸化,从而威胁到从藻类到鱼类的庞大生物种群。对人类来说,未来全球会有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极端高温中或许不再是危言耸听。IPCC的报告就指出,当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度脆弱的环境中,1850年到1900年平均50年才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事件,之后将会每10年发生一次。Yh5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些数据都表明,留给人们的窗口期已经很有限,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风险上升,人类该何去何从?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图景而言,一方面,尝试减排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率,另一方面,城市和人类也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美国和欧洲都对高温热浪导致的发病及死亡进行了多年研究,在费城、罗马和芝加哥等许多城市都已建立热浪预警系统,德国科学家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制定了人体体感温度指标。应对高温和暴雨灾害也应尽早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规划,以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世界上已有不少城市通过引入“冷屋顶”、增加城市绿地和绿植墙等方式以降低城市热岛;通过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增加城市海绵体,以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和抵御气象灾害的“弹性”等。Yh5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Yh5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婴儿高烧就医遇村道被淹 消防橡皮艇接出,救援车13分钟
  •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五年全球气温暂时达到1.5摄氏度阈值
  • 科学家警告:今后几年全球高温或更频繁更猛烈
  • 中国气象局:风云气象“新星”数据产品向全球开放共享
  •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欧洲高温天气至少将持续到下周
  • 世界气象组织:欧洲热浪仍将持续 高温影响未来数十年[组
  • 外媒:世界气象组织考虑对热浪进行命名
  •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气候恶化趋势将至少持续至2060年
  • NASA公开的;红色地球;冲击影像,烧得通红
  • 世界气象组织:非洲之角将迎来连续第五个降水不足的雨季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