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上半年也表现不俗,GDP实现3511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GDP同比增长11.0%。在省会城市中一举反超长春、沈阳、南昌,紧追昆明。
有分析指出,直接原因在于石家庄的第二、第三产业增长突出。上半年,石家庄第二产业增加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04亿元,同比增长8.0%。
除了榆林、石家庄等主要城市,甘肃金昌、福建宁德、广西钦州、新疆哈密、浙江舟山、甘肃平凉等城市也表现抢眼。
有分析指出,它们的增速表现抢眼一方面是基数低,另一方面则是抓住了政策风口。
比如金昌,上半年GDP规模只有265.3亿元,在进出口表现优异之下,较去年增加了58.19亿元,增速达到了11.7%。
根据金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该市抓住了“一带一路”的机遇,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36.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1.9%,同比增长27.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五,总量居全省第一。
宁德坐拥宁德时代,是新能源产业大城。在上半年新能源大风口之下,该市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8%。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长春、盘锦、吉林、上海、果洛、白山、营口、三亚等近20个城市出现负增长,其中长春以-9.9%排在倒数第一,盘锦(-7.9%)、吉林(-6.1%)居倒数二三位。
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显示,负增长的城市中,东北地区有9个城市。牛凤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东北一些城市正在收缩,本身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不足,加上上半年疫情的影响,那就雪上加霜,产生叠加效应,“出现负值也不令人奇怪”。
以吉林为例,上半年疫情对吉林的影响贯穿一二季度,长春市与吉林市受影响最大。长春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规模为3073.83亿元,同比下降9.9%。
陈耀表示,今年上半年疫情多点散发,对城市的影响都比较大,但整体上保持了正增长,“说明我们的经济还是稳中向好的”。
当然,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大,会使得少数一些城市增速趋向于收敛。他说,近20个城市负增长,“还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工业稳则经济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大盘企稳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8%,比2021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陈耀说,从城市角度来讲,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加强制造业对城市经济的支撑。
有分析指出,在服务业等三产承压之下,工业经济正成为不少城市实现赶超或被反超的关键变量,诠释了“工业稳则经济稳”。
以石家庄为例,上半年规上工业、制造业、工业投资等均实现高速增长,为石家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在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前。
相反,增速垫底的省会城市长春,上半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6.6%、16.3%、5.4%。降幅最大的是二产,作为支柱的汽车产业一度因疫情影响停摆,成为长春上半年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
牛凤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特别是对城市经济,工业更是主体。第三产业恰恰受疫情的影响更重一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就更加凸显。
在他看来,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依托,两者之间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他认为,从城市的角度,应该更加强调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作者: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