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短短一个月经历罕见巨变:水域面积剧减,大量鱼类被困死亡
王师傅说,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开着增氧机,尽量少给鱼喂食,防止它们因活动量大而出现缺氧死亡,但他的鱼塘仍然每天都会出现死鱼。
“正常情况下我可以赚20多万元,但今年能保本都算不错了。”王师傅称,他种的黄豆、玉米全部都已经干死了。
君山区钱粮湖镇村民蔡师傅,也面临着和王先生一样的困境。
他养了10多亩的鲈鱼,种了70多亩水稻。由于他家的鱼塘刚好毗邻灌溉渠,灌溉水并不来自洞庭湖,所以鱼塘的补水暂时无忧。但由于需要用水的村民实在太多,他家的水稻无法享受到充分的供水了,今年减产已成定局。
蔡师傅说,去年3月投放的鲈鱼,本来上个月就已到了上市销售的时间,但因为气温太高,鱼出水后极易死亡,他一直不敢起鱼出售。
现在,他每天几乎24小时打开增氧机,给鱼塘补氧,随时盯着鱼塘的温度,但这仍避免不了出现死鱼的情况。
“这批鱼价值60万,是我们家两年的心血,现在随时面临着打水漂的可能,我每天都担心得睡不着觉啊!”蔡师傅说。
洞庭湖中小水塘边的死鱼
庄稼靠从干涸湖塘抽水抗旱
岳阳市君山区073县道有一段长约8公里的道路,正好位于洞庭湖西北角的堤岸上,沿途分布着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鸟类分会等单位。
这一段公路,是洞庭湖保护区观鸟和赏景最好的地点之一,沿途路边设置了多个供游客停车赏景的停车位。
8月20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此处发现,除了沿着大堤边还有一些星星点点分布的水塘外,远处的湖底已经变成一片大草原。
洞庭湖大堤君山区六门闸社区附近,极目新闻记者下到湖底发现,湖底地面已经完全硬化,甚至有车辆驶过的痕迹,地面出现可以伸进手掌的龟裂缝隙。
而在地面上,散落着不少死鱼,有的鱼正在腐烂,有的鱼已成骨架,空气中弥漫着死鱼的腥臭味。
附近村民王先生介绍,一个多月前,洞庭湖水位比现在高出5米左右,此后一直没下雨,水位下降很快,很多鱼儿都被困在一个个零散的小水塘中。这些水塘的深度也只有2米左右,由于持续高温,近期已经死了许多鱼。
君山区二门闸电排站,一根水管正从洞庭湖中一个不大的水塘向堤外的灌溉沟中抽水,堤外大片黄豆和一些玉米杆已经枯死。
67岁的邓爹爹家里种植了10多亩水稻和一些黄豆、棉花。“黄豆已经绝收了,棉花和水稻现在急等水灌溉,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灌溉水,水稻棉花肯定减产。我们这里距离长江比较远,从长江调水不方便,现在就只能从洞庭湖里抽水灌溉。现在洞庭湖的水这么少,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邓爹爹说。
在洞庭湖区域的华容县梅田湖镇友谊村,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这里的旱情也颇为严重,多条灌溉渠或已经干涸,或水位极低。该村除了水稻未受影响外,黄豆、玉米、芝麻等农作物都出现干死的情况。
村民任先生介绍,一周前,当地为了抗旱,启动了20台水泵,日夜从藕池河东支里引水,补充灌溉用水,暂时缓解了旱情。
洞庭湖河床
退水过快大量鱼类被困死亡
8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驱车沿着洞庭湖南岸一路探访,从岳阳楼探访至岳阳县临港新村附近码头。
在岳阳楼至扁山岛之间,洞庭湖南岸露出的滩涂从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滩涂上大部分已经长满了青草。从扁山往上游方向,至临港新村附近,洞庭湖南岸边露出的滩涂区域逐渐扩大,最宽处从堤岸至水域距离长达数公里。
正在洞庭湖边劝阻游客下湖的社区工作人员万先生,曾是洞庭湖的一名渔民,有着20多年的打渔经历。
在他的记忆中,从未见过洞庭湖8月份变成现在的样子。
“这次洞庭湖退水太快,导致了很多鱼类没来得及退入主河道,被困在一些小水塘里。虽然往年枯水季节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往年退水速度没这么快,加上水温比较低,鱼类被困后不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但今年水温高,水塘的深度不深,导致很多鱼类缺氧死亡,这可能导致洞庭湖的生态受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