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半年:拉长的战线,外溢的影响,未知未来与冲突下的普通人
泽连斯基已要求乌克兰公民远离俄罗斯军事设施,“俄军炮火的打击数不胜数,并且强度都不小,对我们使用的各种巡航导弹总数已接近3500枚。”而对于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普京则表示,“我们坚定地奉行那些在国际上符合祖国根本利益的政策。”
据彭博社21日报道,俄方表示通过外交途径结束俄乌冲突基本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根纳季·加季洛夫称,双方冲突越严重,通过外交解决问题的难度越大。他表示,目前两国总统不会直接进行对话,预计这场冲突还将继续很长时间。同时,他呼吁联合国积极调解冲突,并指责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施压,迫使其退出谈判。
“我们与西方代表团没有任何接触。”加季洛夫在谈到自己在日内瓦的日常工作时说,“在外交礼节方面,我们不能见面……私下里,我们没有任何联系,不幸的是……我们根本不说话。”加季洛夫认为,全球外交正处于他50年职业生涯中最糟糕的状态。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0日,乌克兰基辅,一名男子带着狗在俄罗斯军事装备残骸前拍照。人民视觉 图
影响外溢
虽然俄乌和平谈判无影无踪,但好在各方终于在7月底就粮食问题达成一致。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负责监督乌克兰农产品出口的组织表示,截至8月19日,已有25艘装载谷物和其他农作物的船只离开乌克兰港口,分别运往土耳其、伊朗、韩国、中国、爱尔兰、意大利、吉布提和罗马尼亚。根据签署的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相关协议,这些船只通过人道主义海上通道共运输了60万吨粮食。
此外,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近日宣布,美国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6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2亿元),用于购买、运输和储存多达15万吨的乌克兰小麦,以帮助“解决世界上紧迫的粮食危机”。16日,世界粮食计划署租用的“勇敢指挥官”号人道主义运粮船驶离乌克兰,船上装载的2.3万吨乌克兰小麦将用以应对东非受干旱影响地区所面临的饥荒威胁。
与此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据报道,作为欧洲基准的荷兰TTF期货价格上涨19%,升至每兆瓦时291.5欧元(约291.9美元)。此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宣布,8月31日至9月2日三天将关闭北溪1号管道,暂停天然气的运输,原因是对管道中的压缩机进行维修。“如果没有发现故障”,将恢复每天33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
能源价格的飙升将通货膨胀率推至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并降低了人们的消费能力。近几周来,俄罗斯大幅减少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目前“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输送量仅为总量的20%。对此,欧洲各国政府正忙于向地下储存设施补充天然气供应,以便在未来几个月内有足够的燃料。据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今年冬天,德国可能不得不延长最后三个核反应堆的寿命,以利用核能来填补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减少造成的部分缺口。
而美国于3月宣布全面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后,正制定长期战略以减少欧洲盟友与合作伙伴对俄能源依赖。另一方面,拜登在不断为能源奔波,有意拉拢产油大国。据报道,拜登于7月中旬进行其任内对中东的首度访问,到访以色列、巴勒斯坦及沙特阿拉伯。尽管拜登政府表示此行重点为安全问题而非能源问题,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文称,拜登出访是为说服沙特开采更多石油,帮助缓解美国汽油价格飙升带来的政治影响。
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的印度,却并未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起的对俄制裁攻势,而一再强调其中立立场,并呼吁以对话的方式实现停火。《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据业内人员消息,印度政府正敦促该国国有石油公司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廉价原油。尽管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官员对此予以否认,但据大宗商品数据跟踪机构Kpler的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自俄进口原油量增加了逾25倍,6月平均每天购买100万桶原油。普京也于6月23日表示,俄罗斯对印度等国的石油供应正在显著增长,印度已成为俄石油出口“最为重要的客户之一”。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西方制裁给俄罗斯带来极大困难,但并没有完全压垮俄罗斯。近日,美财政部长耶伦公开表示,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禁令可能弊大于利,欧洲应慎重考虑全面禁止进口俄能源。截至目前,欧盟已出台七轮对俄制裁,涵盖金融、能源、运输、出口等领域。美国则与其他G7成员以及全球30多个盟友一道,持续制裁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