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热舞风波”的芬兰个性女总理
芬兰在1906年赋予女性完整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开世界先河。在1987年,芬兰实施《男女平等法》,明文规定女性参政比例不得少于40%。此法亦禁止基于性别的歧视,支持男女在工作中的平等。马林在上台后也推出“平权计划”,包含鼓励家长平等分担育儿责任、缩小男女薪酬差距、打击家庭暴力等政策。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性别差距指数”,芬兰男女平等的程度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冰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性别歧视在芬兰已经成为过去时。
根据欧盟基本权利机构(FRA)的一项调查,芬兰的家庭暴力率高居欧盟第二。坦佩雷大学202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芬兰15岁以上的女性中,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曾经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在数字时代,“厌女症”开始在网络上蔓延,马林及其内阁的女性部长更长期是网络性别歧视和仇恨言论攻伐的目标。北约战略通信英才中心在调查芬兰政府官员受网络骚扰的情况时发现,马林受到的辱骂最多,超过总量的三成,紧随其后的五位最常被骚扰的部长也都是女性。
马林在2020年接受《Vogue》杂志访问时说,性别之困伴随着她政治生涯的每一步。“我希望有一天它不会成为问题,我也不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想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我不比中年男人好,也不比他们差。”
作者: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