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60多岁,种了几十年地,就没遇到过今年这种高温干旱的情况”
此外,相关科学家已经在水稻抗高温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因为不同农作物在应对高温时有不同的临界温度,比如小麦在26℃,玉米在38℃,水稻在34℃,气温超过临界温度,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产。所以,水稻抗高温基因研究的突破,为以后培育抗高温水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从2021年开始,农业农村部门在新疆做抗旱玉米研究,我国玉米因旱灾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0%以上,抗旱玉米也是一个顺应气候变化的选择。
所以,在南方培育推广耐旱耐高温品种,乃至逐步形成南方农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栽培模式,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当然,防涝意识也好,防旱意识也罢,还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气候知识及应对天气灾害的知识,包括市民和农民,包括干部和群众。最简单的,天气预报的温度是指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里的空气温度,不是指地面温度,有些文章经常拿地面温度特别是大中午晒透的地面温度来与预报温度做比较,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还有,应该是人工增雨,而不是人工降雨,在云层具备降雨条件的时候,通过打入特定物质以让更多的云滴凝结并变大,从而使得降雨量增加,这是人工增雨的原理,如果云层不具备降雨条件,人类是无法让天下雨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肯定会不断增加,顺应这种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建立起新的思维方式,想出新的应对办法,这应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正路子!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强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农民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