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猴子,饿瘦了?这背后是“喜忧参半”的暑期旅游市场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1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8.2%。
谢朝武谈到,与往年相比,景区门票、主题公园和酒店的预订量都有所下降,但各类免费的网红打卡点、户外露营却大行其道,这说明社会面的旅游需求仍然旺盛,但游客消费能力却出现降级现象,“旅游上市公司的传统客源市场面临质与量的双重挑战”。
“喜忧参半”的暑期市场
虽然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用“惨淡”来收场,但谢朝武认为,从暑期各地反馈的旅游情况来看,旅游业的恢复预期有所提升。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7月游客总量环比增62.2%,全国铁路运输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量环比增加30.9%。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暑期出游人次不断攀升,特别是新疆、西藏和云南等一些西部热门旅游地人次大幅增长,以318国道、独库公路、草原天路、青藏公路、环青海湖公路为代表的一批自驾游、房车游线路人气火爆。大理的旅游业更是强势复苏,“在苍山景区,游客从每天一百人飙升到一万人”的报道还曾登上热搜。
随着各地纾困政策密集落地,不少文旅企业推出种种优惠政策,开展花式自救,在疫情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峨眉山景区在暑期即将到来的6月下旬,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如针对省外团队游客实施峨眉山景区门票“10免2”的奖励政策(先买后返);针对川渝游客实施购买峨眉山全价门票“买一送一”优惠政策;与重庆金佛山达成协议实行“客源互送”、资源共享,推出南川区市民游览峨眉山享受景区门票免票的待遇。
为了抢占亲子游市场,7月1日到8月31日期间,峨眉山还针对18周岁(含生日当天)以下未成年人实施门票免票优惠,《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峨眉山研学营地、“数游峨眉”体验中心等也相继推出针对青少年的主题活动。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数据显示,进入7月以来,峨眉山单日游客接待量大增,8月1日至8月19日游客接待量超过43.7万人,日均游客量超2万人,意味着仅用了二十天就达到了上半年一半的游客接待人数。
与此同时,今年上旬因为疫情管控、游客稀少,“迎客松无客可迎”而引起广泛担忧的黄山,也开展了暑期自救,除了推出面向全国游客的门票优惠政策,还面向市内旅行社,在实现既定营销奖励政策基础上,出台研学游、康养游、自驾游和户外游等专项政策。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数据显示,8月1日当天,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达12900人。整个7月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35935人,比去年7月份增长19.73%,比今年6月份增长136.27%。其中,7月30日(周六)接待游客17632人,创景区今年单日接待量新高。
各地的暑期游市场,由此引来了一派难得出现的“欣欣向荣”景象。但遗憾的是,各地火热的复苏趋势并没能维持到暑期结束。
进入8月份以来,疫情的反复使得部分旅游地旺季突然“降温”。尤其是海南三亚、西藏拉萨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遭遇疫情“突袭”,游客滞留给当地的应急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谢朝武认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可谓“喜忧参半”。虽然2022年上半年旅游热度整体下降,客流量仅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0%,但6月份以后旅游热度回升明显,形成上下半年的分水岭。
文旅业的“下半场”
8月24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今年下半年文化和旅游市场将呈现出积极复苏态势。
他提到,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系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同时持续推动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纾困政策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落细落实,增强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获得感。
缪沐阳同时表示,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开放政策,并将跨省团队旅游“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域,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恢复。
谢朝武认为,如果疫情受控,随着中秋、国庆小长假两节临近,受跨省游恢复和居民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等因素的叠加刺激,下半年我国旅游市场活跃度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将得到改善。不过,他也提到,旅游业是产业链条相对较长的综合性产业,疫情对于旅游产业造成的综合冲击需要多主体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