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18条具体措施发力稳增长,其中包括采取发放购车补贴、汽车消费券、加油券以及加大家电促消费力度等措施,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此外,多个省份提到“新消费”。比如,浙江省明确,将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传统消费升级、新兴消费扩容。河南省强调,要扩大线上消费新增效应,并将在下半年谋划举行“2022中原国际车展消费季系列活动”。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地多部门正将有效扩内需作为稳经济的重中之重。坚持扩大内需,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既有助于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有助于应对外部风险、增进民生福祉。
随着政策端发力,疫情影响减弱,后期消费动能将有所增强,但鉴于居民对收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消费本身是经济活动中的慢变量,其回升幅度或有限。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促消费不仅仅是发消费券或各种购物补贴,更为关键的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和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收入和信心的提高,就业很关键,这是消费的基础。因此,要把稳市场主体放在核心位置,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从而提振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消费的信心,这是促进消费的关键。
高瑞东认为,促消费方面,短期内需采取针对性的促消费政策,促进大宗等重点消费加快恢复。中长期来看,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消费升级需要,挖掘绿色消费、农村消费空间。
9月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表示,将进一步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加大针对性纾困帮扶力度,支持餐饮、住宿等行业恢复发展,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续办好消费促进活动,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大力推动农村消费。